吃过晚饭后,知青们在院子里搭了个火堆,男女知青都在这边围着火堆聊天,嘴里含着刘宝钏下午带过来的喜糖。
话题主要围绕的还是刘宝钏明天结婚的事情,一些在这边待的比较久的老知青,比较知道这边结婚的习俗,步骤。
老知青们把结婚的流程步骤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全都和刘宝钏说了一遍。
刘宝钏此时有一种感觉,这边怎么搞得有些像自己的娘家一样了。
把要交代给刘宝钏的事情交代完,后面就是商量一下怎么“坑”一下李之钢了。
季坚强不但做事积极,出主意的速度那也是遥遥领先。
“我和你们讲,这次可不能轻易让之钢那小子把宝钏接走了,大家伙明天可把门给守住咯!”
之前和李之钢一起打过狼、因此也比较熟的那名男知青,“恩将仇报”地说道。
“对,必须让他过五关斩六将,这门才能开。”
王琪说:“还没听过他唱歌呢,要不第一关先让他唱首歌。”
王琪一说完,大家纷纷举手表示赞同。
“那第二关呢?”
这时候有人催促起第二关来。
王琪还想接着说,坐在一边的刘宝钏赶忙拉了拉她的衣袖,疯狂眨着眼睛,让她手下留情。
王琪自己都还没有结婚,就像一个大姐姐一样,一把拉住了刘宝钏的手,朝她小声说道。
“你呀!还没结婚就这么替他着想,后面可咋整哦。”
刘宝钏羞答答的小声回道。
“后面...后面再说呗!”
翌日。
国庆节,天刚蒙蒙亮,靠山屯有些刺啦的大喇叭响起了《东方红》。
李之钢从空间中拿出了一套崭新的蓝布中山装,穿到身上后,再在胸前别上一朵王家瑞昨天给他准备好的纸质大红花。
脚下穿的是一双新的发亮的黑色皮鞋,这也是他来屯子这么久,第一次正式穿。
在昨天买的大镜子前面转了个圈,看起来精神劲十足。
王家瑞带着几个年纪相仿的小伙子,胸前也别着红色的纸花,老早就在门口等着了。
“哥,今天你这身行头可真帅气。”
“是啊,新郎官精神劲头可真足。”
面对他们的赞美,李之钢难的一见,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一边的来财,脖子上挂着一个王家瑞给它绑上的红色绸带,跟着摇晃着尾巴,伸着舌头,叫唤两声,好像也是在夸奖李之钢一样。
李之钢给他们一人拿了三包烟,一包是给他们自己的,当做接亲帮忙,另外两包是让他们等下去的路上,发给别人抽的。
昨天还是空旷的院子,这时候已经摆上了几口大铁锅,里面正咕嘟咕嘟的炖着粉条,还带有一点肉香,这是给来帮忙的人准备的早饭。
李锦文等正在准备食材的大婶,见到李之钢出来,赞不绝口,丝毫不吝啬自己会的赞美之词。
负责安排人干活的张炳华,也老早就来了。
这时候,他正安排人去其他老乡家里帮忙搬桌子凳子。
昨天晚上的时候,李之钢就约好了来人,将准备好的比较贵重的烟酒,都拿了出来,还拿了不少喜糖、花生、瓜子、红枣出来。
李之钢和他交代了几句,告诉他这些要发的,用来招待的东西都在屋里放着,让他看着发放就行。
这种管理东西的事情,交给张炳华,那是相当放心的,不用担心监守自盗。
今天不用上工,因此,院子里的人也在不知不觉中变的越来越多,有来帮忙的,也有过来凑热闹的。
大家伙脸上都带着笑脸,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着天,氛围很是喜庆。
还有屯里的小娃娃,一早就在这边等着捡喜糖以及等下没有响的鞭炮了。
不知道谁家的狗盆,旱厕又要遭殃了。
现在时间还早,这边离知青院也不远,去接亲的李之钢他们也不用这么着急出发,可以先和大伙吃点粉条,垫垫肚子。
吃完饭,王家瑞带着刚才的那几个接亲小伙子,把自行车给绑上了红绸带。
后座绑了一块叠着的红布,最上面还用纸写了一个“囍”字。
等王德喜带着锣鼓队都到了院子外面,王家瑞再给李之钢整理了一下衣服,就准备出发了。
“出发!”
老支书喊完一嗓子,紧接着锣鼓声和鞭炮声就同时响起。
“铛!”
“噼里啪啦!”
一路上凑热闹的老乡都在给李之钢贺喜,加油打气!
鞭炮声,锣鼓声,喜庆欢呼声不绝于耳,王家瑞几人一边不停地散着喜烟。
一路下来,队伍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因为两个地方相距不远,大家都跟着凑热闹,图个喜庆。
等到了知青院门口,季坚强等男知青早早就准备好了鞭炮。
“新郎官来咯!”
等李之钢他们一过来,就点燃了手中的引线,笑着朝院子里面喊了一声,提醒后面的女知青做好堵门的准备。
王琪等一众女知青,“不怀好意”的笑着挡在了门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