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灵光在编织宁和织锦!”阿禾兴奋地喊。柔金灵光中,无数丝线从各个场景中抽出,编织成一幅巨大的“星河宁和织锦”:织锦的中心是苏祖祖种下的第一株同心草,周围环绕着君祖祖的战魂碑、阿汀院长的星花、阿禾爷爷的织新籽、阿星爷爷的传灯、熙和种的暖灵田……往外延伸,是各星海的安宁场景,再往外,是无数普通修士与灵植的日常——有修士在灵脉旁巡逻时哼着歌,有孩子在灵田浇水时追着蝴蝶,有灵植在星空中传递故事时晃着叶片。织锦没有边缘,一直往星海深处延伸,却不再是无尽的开拓,而是无尽的安宁在蔓延。
当永宁星舟跟着灵光往宁脉星海深处行驶时,他们发现了一处“永宁圣地”——圣地中央有一座“宁和台”,台上放着一本打开的“活页《灵脉记》”,书页上的文字正在自动更新,记录着各星海的安宁日常;台旁长着一株“永宁草”,草叶上印着所有守护者的名字,从苏祖祖到新一代的孩子,连刚种下的续暖籽都有了小小的名字刻痕。最神奇的是,宁和台的周围,有无数小小的“安宁窝”,有的是灵植缠绕成的,有的是传灯围成的,每个窝里都坐着修士或灵植使者,有的在看书,有的在聊天,有的在培育灵植——这里成了宇宙的“安宁港湾”,没有开拓的匆忙,没有战斗的紧张,只有岁月静好的温柔。
阿星将船尾的“安宁信物”一一放在宁和台上。当灵植小镇的同心草穗放在台上时,书页上新增了“灵植小镇今日收获三十篮灵果”的文字;当未探域的星尘灵芽放上时,永宁草的叶片上长出了新的芽痕;当灯脉星海的古灯芯放上时,周围的安宁窝都亮起了暖光——这些信物成了连接各星海与永宁圣地的纽带,让每一处的安宁,都能在这里汇聚。
永宁种似乎感受到了信物的力量,突然释放出一道强烈的柔金光,将整个宁脉星海包裹。各星海的安宁场景纷纷与宁脉星海相连,灵植小镇的灵田与熙脉星海的暖灵田连成一片,灯脉星海的传灯台与心脉星海的初心草挨在一起,未探域的星尘与暗蓝星海的星云交融——星河不再是分散的星海,而是成了一片完整的“宁和宇宙”,每一片星海都能感受到其他星海的温暖,每一位守护者都能触摸到其他守护者的日常。
更神奇的是,当柔金光覆盖整个宁脉星海时,老同心草树的总章光脉与宁脉星海的宁熙光河彻底相连,一道新的“永宁光带”从宁和台延伸而出,顺着灵脉光带飘向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光带上飘着无数“安宁光粒”——这些光粒落在冷寂的星海,那里就会长出灵植,出现修士;落在有纷争的角落,那里就会恢复平静;落在孩子们的心里,他们就会带着安宁的信念长大——永宁种的力量,正在让整个宇宙,都变成苏祖祖期盼的模样。
永宁星舟在宁脉星海停留了四十日,看着各星海的安宁场景在宁和台汇聚,看着永宁草的叶片不断长出新的名字,看着永宁光带将安宁带到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当他们准备返航时,宁脉星海的宁熙光河已与所有灵脉光带相连,形成了一道覆盖全宇宙的“宁和光网”,永宁种悬在宁和台的中央,持续释放着柔金的光,宁和台上的《灵脉记》还在不断更新新的安宁故事——这里成了星河的“心脏”,每一次跳动,都将安宁与温暖传到宇宙的每一寸角落。
回到灵植小镇时,老同心草树的树干上,自动新增了一段文字,正是永宁圣地宁和台上《灵脉记》的最新篇章:“星河历百五十年,阿星率众乘永宁星舟赴宁脉星海,携熙和籽凝永宁种,宁熙光河连全宇,星河宁和始成……”文字旁,还刻着一幅“星河宁和全图”:图里,所有星海通过灵脉光带连在一起,每一处都有灵植生长,每一处都有修士安乐,中心的宁脉星海像一颗心脏,柔金的光滋养着整个宇宙。
当晚,星河的守护者们在老同心草树下举行了“永宁大典”。这一次,没有繁琐的仪式,只有修士与灵植围坐在一起,分享各星海的安宁故事:老修士说断脉谷的跨虹草已长到三丈高,小弟子说未探域的灵芽已连成一片,灵植使者说暗蓝星海的灵植学会了唱新的歌。阿星将永宁种的灵息注入《灵脉记》宁和篇,在最后一页写下:“续暖熙和凝永宁,星河万里永安宁。”刚写完,纸页上自动浮现出柔金与金橙交织的永宁纹,与宁脉星海的宁熙光河纹一模一样——但这不是结束,因为《灵脉记》的书页还在自动往后翻,新的空白页正等待着新的故事。
日子一天天过去,永宁种的力量渐渐让“安宁”成了星河的底色。修士们不再需要时刻警惕黑暗,因为永宁光带会驱散寒冷;灵植不再需要害怕孤寂,因为各星海的灵息会相互陪伴;孩子们的世界里,没有“墟种”的传说,只有“宁和”的故事——他们听着苏祖祖的故事长大,却不用经历苏祖祖的战斗;他们知道战魂碑上的名字,却不用像君祖祖那样浴血;他们跟着阿禾爷爷培育灵植,只需要感受生长的快乐,不用体会补断脉的艰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