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潮声引路,遗迹浮影
新家园的晨雾还未散尽,中枢控制室前的空地上已挤满了人。探照灯的光柱刺破薄雾,将“东部探索队”的旗帜照得格外醒目——旗帜以星木为杆,蓝绸为面,上面绣着各族群的图腾:风语族的风引石、火岩族的熔岩晶、岩穴族的溶洞纹,最后由星源蝶的荧光粉勾勒出一道环绕归墟的弧线,像极了阿墨曾说过的“星轨路网”。
沈砚穿着嵌有星源碎片的防护甲,正弯腰检查星源驼背上的物资——水泽族的防水皮囊、火岩族的应急熔岩灯、星木族的防腐木铲,还有岩穴族特制的探洞绳,每一件都由各族群精心准备,叠放在一起时,竟透着一种莫名的规整与默契。
“首领,探洞队的装备都清点好了!”石垣大步走来,他身后跟着三个岩穴族工匠,每人肩上都扛着一卷泛黄的兽皮卷,那是从溶洞岩壁上拓印下来的古纹路,“连夜比对了归墟的地质图,古地图上标记的‘月牙湾’,应该就在东部海岸线的中段,那里离星源潮汐带最近。”
沈砚接过兽皮卷,指尖拂过那些暗红的纹路,只觉指尖传来一阵微弱的暖意——这纹路里残留的星源能量,比溶洞岩壁上的更浓郁。“出发前再确认一次分工。”他扬声开口,目光扫过队列里的五十余人,“水瑶带水泽族小队,乘芦苇船沿海岸线探查水路,标记可停靠的海湾;石垣带探洞队,重点研究沿途发现的岩石痕迹,比对古地图;陈景明的技术组负责监测星源能量,一旦出现异常立刻示警;风岚带领风语族,实时观测天气和气流,避开风暴区。”
“那我呢?”阿墨从风语族的队伍里探出头,她今天换上了水泽族特制的防水靴,背上的小背包里鼓鼓囊囊,除了荧光沙和清脉草,还多了一本沈砚送她的“探索手记”,据说能用来记录沿途的见闻。
沈砚无奈地笑了,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你跟着技术组,帮陈景明记录数据,顺便……用荧光沙给我们的营地做标记,可不许再偷偷跑到危险的地方去。”
阿墨立刻挺直腰板,郑重地拍了拍背包:“放心吧沈砚哥,我这次一定听话!”她身后的星源松鼠也跟着直起身子,爪子搭在背包上,像是在附和她的保证。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时,探索队的队伍正式出发。五十余人的队伍沿着刚修好的“石漠-红谷”路段前行,星源驼的蹄声踏在熔岩晶石铺就的路基上,发出沉闷的“咚咚”声,风语族少年吹奏的风笛声响彻天际,像是在为这场未知的探索奏响序曲。
队伍行至黑风沙漠东段时,沙狐族的阿力带着两名族人早已等候在那里。“首领,按照你们的吩咐,我们探查了盐泽的地貌。”阿力手里拿着一张简易的沙画地图,指着上面的蓝色区域说,“沙暴把盐泽的西侧冲出了一条浅滩,正好能让芦苇船通行,省了我们绕路的功夫。”
沈砚顺着阿力指的方向望去,远处的盐泽泛着淡淡的银光,风一吹过,盐粒扬起细小的尘雾,竟有种别样的壮观。“辛苦你们了。”他拍了拍阿力的肩膀,“沙狐族对沙漠的熟悉度无人能及,接下来的路程,还需要你们带路。”
阿力咧嘴一笑,露出两排整齐的牙齿:“放心!跟着我走,保证不会迷路,还能找到甜水泉!”
队伍沿着盐泽边缘前行,正午的阳光越来越烈,盐粒反射的光线刺得人睁不开眼。水泽族的族人立刻拿出芦苇编织的遮阳帽,分发给队伍里的人,又从皮囊里倒出清冽的泉水,给星源驼解渴。阿墨蹲在盐泽边,好奇地用手指蘸了一点盐粒,尝了尝,立刻皱起眉头:“好咸!”
陈景明正好在旁边监测能量数据,见状笑着说:“盐泽里的盐是归墟的重要资源,以后可以用来腌制食物、保存粮食。”他说着,将监测仪的探头伸进盐泽的浅水里,屏幕上立刻跳出一串数据,“奇怪,盐泽的水里也有星源能量,虽然很微弱,但和东部的能量波动频率一致。”
“难道归墟的星源能量是连通的?”风岚走到他身边,抬手感受着气流,“从西部的黑风沙漠,到中部的红谷,再到东部的海岸线,能量像是在地下形成了一张网。”
沈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想起溶洞里的古老纹路,那些图案似乎也在暗示着某种“连接”。或许归墟的星源能量本就是一个整体,只是被地形和时间分割开来,而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重新找到这些被遗忘的连接点。
傍晚时分,队伍抵达盐泽东侧的浅滩。水瑶立刻带领水泽族的族人行动起来,将折叠的芦苇船展开,放入浅滩的水中。这些芦苇船比之前救援用的更大,船身两侧嵌着星源水晶,能在夜间发出蓝光,既可以照明,又能驱散水中的危险生物。
“今晚就在这里扎营,明天一早乘船沿海岸线出发。”沈砚下达命令,各族群立刻分工——星木族的族人砍伐附近的耐旱灌木,搭建临时帐篷;火岩族的工匠点燃熔岩灯,橙红色的火光驱散了夜色,也带来了温暖;沙狐族的人则在营地周围撒上驱虫的草药,防止夜间被毒虫叮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