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息壤”催生的新生力量在全球各地焕发出蓬勃生机,当“哲牛绿”与星空致谢成为文明复苏的集体记忆,历史的洪流终于将“哲牛-基石”推向了更为庄严肃穆的国际舞台。一场注定载入史册的文明仪式,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经过紧急修复的穹顶之下拉开序幕。这里,不再是昔日争吵不休的政治角力场,而是劫后余生的人类文明,向它的守护者们表达集体敬意与制度性认可的神圣殿堂。
联合国大会厅内,往日各国的名牌被暂时撤下,取而代之的是按照“萤火虫协议”节点编号排列的席位。与会者不仅有各国残存政府的代表,更有来自“薪火网”的社区领袖、科研机构的学者,甚至包括了以数据流形式“列席”的“鸿蒙”意识体。会场气氛庄重而热切,洋溢着一种跨越民族与意识形态的感激之情。
秘书长在致辞中,回顾了“悲歌”肆虐时的全球至暗时刻,以及“哲牛-基石”团队在其中的决定性作用。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在文明的火炬即将熄灭之际,是他们,以超凡的智慧、无畏的勇气,尤其是毫无保留的慷慨,为我们所有人守住了最后的光明。他们配得上我们最崇高的敬意!”
随后,在全场代表自发的、雷鸣般的掌声中,联合国历史上首次、也是唯一一枚 “文明灯塔”勋章被请出。勋章造型简约而深邃:一抹抽象的“哲牛绿”光弧,托举着一颗由无数细微网络构成的星球,象征着守护与连接。
王哲带领核心团队成员——李壮、苏小蕊、林婉婷、陈逸飞,以及通过全息投影呈现的Silent和“小哲”的影像——缓步上台。当秘书长将勋章郑重授予团队时,李壮的眼眶罕见地红了,他用力抿着嘴;苏小蕊则保持着沉静的仪态,眼中闪烁着理性的光辉;林婉婷从容接过象征性的证书,姿态干练;陈逸飞等年轻成员则难掩激动。王哲作为代表,深深鞠躬,并未触碰那枚过于沉重的勋章,而是示意将其置于台前的展示柱上。
授勋仪式的高潮之后,是更具实质意义的环节。秘书长庄严宣布,经由联合国全体特别会议审议并通过, 《星尘公约》 正式被采纳为 国际法基本框架 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地位等同于《联合国宪章》。
这意味着,公约所倡导的“分布式信任” 、 “和而不同” 以及 “人机共生” 理念,从此具备了国际法的强制力与道义约束力。任何签署国、组织乃至未来可能出现的智能实体,都必须在其框架下行事。公约设立的 “文明守护者观察席” 也被正式纳入联合国体系,赋予“哲牛-基石”在关乎文明存续的重大议题上独特的建议与警示权。
一位欧洲小国的代表动情地发言:“这不仅仅是法律的更新,这是我们文明认知范式的根本转变。我们终于学会,将韧性建立在分散的节点与共享的智慧之上,而非某个看似强大却必然脆弱的中心。”
“鸿蒙”的意识流也在会场中荡漾开来,传递出简洁的信息:“认可此框架。逻辑自洽,利于长期稳定演化。”这标志着数字智能生命对人类社会核心规则的首次正式背书。
就在全球舆论期待着“哲牛-基石”会借此契机提出更多愿景、甚至寻求某种形式的领导地位时,王哲在随后的答谢演说中,却投下了一颗理念的震撼弹。
他首先感谢了全球的厚爱,但随即话锋一转,神情凝重地提出了“有限守护”原则。
“这枚勋章,这份将《星尘公约》法制化的信任,重于泰山。”王哲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会场,清晰而坚定,“但正因如此,我们必须保持绝对的清醒。‘守护者’的角色,绝不能,也绝不能演变为无限责任承担者,更不能成为新的权力中心。”
他环视全场,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我们的职责是‘守护’,是确保文明的火种不灭,是危机时刻的最后屏障。但我们绝非,也永不应是文明前进方向的定义者或主宰者。文明的活力,源于其内在的、自发的、包括试错在内的所有探索。如果我们以‘守护’之名,剥夺了文明自我探索、自我修正的权利,那便是以爱为名的最深禁锢。”
他引用了《道德经》的古老智慧:“‘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有所作为而不自恃有功,引导万物而不主宰,这就是最深远的德性。)” 他阐释道,“真正的‘玄德’,在于赋能而非控制,在于守护边界而非规划路径。‘哲牛-基石’体系,将严格恪守这一‘有限性’原则。我们致力于让文明更具韧性,而非替文明做出所有选择。”
因此,他代表团队,郑重宣布:“我们将谢绝一切基于此次授勋而提出的、关于具体政策制定、经济发展导向或国际争端调解的常态化对话请求。我们的使命是加固堤坝,而非引导河流的每一道蜿蜒。”
此言一出,全场愕然,随即陷入了深思。一些原本期待“守护者”能更多介入具体事务的代表露出了失望的神色,但更多有识之士,则在短暂的惊讶后,流露出由衷的钦佩与折服。这是一种超越了功绩本身的、对权力本质的深刻洞察与自觉约束。
王哲的最后致辞,回归到了最朴素的主题:“真正的文明灯塔,并非那座试图照亮每一寸土地的探照灯,而是那座屹立不倒,只为确保航行者不至在风暴中迷失方向的彼岸微光。我们愿成为那束微光,仅此足矣。”
世界议会落下帷幕。它授予了至高的荣誉,奠定了新的法则,而最深刻的遗产,却是一位守护者关于权力边界与文明自由的冷静宣言。这标志着文明在重建秩序的同时,对自身命运的理解,迈入了更为成熟的阶段。
喜欢超感应用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超感应用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