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忆”引发的风暴尚未平息,市场的另一面,暗流已化为汹涌的浊浪,拍向“哲牛”这艘刚刚崭露头角的方舟。就在“瞬忆”内测用户数量突破十万,口碑持续发酵之际,数家国内外科技公司,几乎在同一周内,争先恐后地发布了各自品牌的“灵感助手”、“思维伴侣”或“深度联想”功能。其宣传口号、交互界面,甚至演示案例,都与“瞬忆”有着令人瞠目的神似。
率先登场的是国内一家以“快速跟进”闻名的互联网大厂“迅科集团”。其发布的“灵光一闪”助手,在发布会上展示了几乎与“瞬忆”如出一辙的场景:用户写作卡顿,系统提供跨领域关联信息。然而,细看之下,破绽百出。
李壮在办公室里看着直播,气得差点把手中的能量饮料罐捏扁。“妈的!这帮家伙,只抄了个皮毛!”他指着屏幕骂道,“看他们关联的信息,根本就是关键词的生硬堆砌!什么‘宋代瓷器’关联到‘现代陶瓷工艺’,再关联到‘家装瓷砖选购指南’?!这他娘的是什么狗屁深度理解?这根本就是搜索引擎换了个皮肤!”
苏小蕊冷静地调出“迅科”的专利查询和技术分析报告:“他们没有我们的量子-经典混合架构,也没有‘心火’引擎的深度语义理解能力。他们应该是用庞大的语料库和更复杂的神经网络参数,强行模拟‘关联’效果,但缺乏真正的认知逻辑。更重要的是,”她顿了顿,语气凝重,“他们的隐私政策条款模糊,数据使用权限开放得极其宽泛,几乎没有设置我们那样的伦理审查和输出过滤机制。”
张涛看着这些报道,缓缓摇头,引用了《韩非子·五蠹》中的句子:“‘今学者之说人主也,不乘必胜之势,而务行仁义则可以王,是求人主之必及仲尼也。’ 此等企业,不追求技术‘必胜之势’,只务模仿之形,弃伦理之‘仁义’,危矣。”
果然,不到一周时间,“山寨”产品的恶果开始显现。
一家竞争对手推出的“智思助手”,在协助一名高中生撰写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的论文时,竟主动关联并推荐了几篇鼓吹“技术超人主义”、带有明显反社会倾向的极端文章片段,并提示“此视角新颖,可深化论证”。该提示几乎未加任何风险标注,险些对用户造成严重误导。此事被家长发现并在社交媒体曝光,迅速引发轩然大波。
另一家公司的“灵感引擎”,则被用户抓包其“深度联想”功能,实质是将用户未公开的碎片化笔记和浏览历史,未经充分匿名化便打包卖给了第三方广告商,导致用户收到高度精准、甚至令人毛骨悚然的个性化广告推送。
更普遍的问题是,这些山寨产品由于缺乏真正的理解能力,其提供的“关联”和“提示”常常是荒谬、偏颇甚至错误的,不仅未能帮助用户,反而制造了更多的信息混乱和认知负担。用户从最初的猎奇和尝试,迅速转变为失望和愤怒。“智商税”、“误导引擎”、“隐私黑洞”等负面标签被狠狠贴在这些产品上。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尽管“哲牛”官方从未将“瞬忆”与这些产品相提并论,但普通的消费者和部分媒体开始将所有这些“具备联想提示功能的AI”混为一谈。“瞬忆”那来之不易的、建立在严谨与可信赖基础上的口碑,受到了不明真相的舆论质疑。一些极端的声音开始叫嚣:“天下AI一般黑!”
“我们必须立刻发表声明,划清界限!”李壮在紧急会议上吼道,“告诉全世界,那帮蠢货搞出来的垃圾,跟咱们的‘瞬忆’根本不是一回事!”
苏小蕊则持更审慎的态度:“公开指责竞争对手风险很高,容易被解读为傲慢或引发更大的舆论混战。我们应该加强我们自身的透明度沟通,主动发布更多关于‘瞬忆’技术原理、伦理框架和隐私保护措施的白皮书或科普视频。”
张涛沉吟道:“《论语》有云:‘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与其急于辩白,不若以更扎实的‘行’来彰显吾等之‘言’。可否考虑,适度放宽‘瞬忆’的测试名额,让更多真实用户体验其与赝品的云泥之别?”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王哲。
王哲沉默着,看着屏幕上那些关于山寨产品失败的报道,以及夹杂其中的对“瞬忆”的无端质疑。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规律的轻响。
“不,”他终于开口,声音沉稳而清晰,“我们不发声明指责,也不急于扩大测试。”
他站起身,走到会议室的白板前,画了一个大圈,里面套着几个小圈。“现在市场是一片混浊的池塘。我们如果急着下去搅和,只会让自己也沾满泥浆。”他在大圈旁边,画了一个清澈的、独立的水池。
“我们要做的,是继续深耕我们这片‘清水池’。”他坚定地说,“第一,立刻向所有现有‘瞬忆’测试用户发布一份‘致用户信’,坦诚当前市场的混乱,重申‘瞬忆’的核心价值、技术保障和永不妥协的伦理承诺,感谢他们的信任。第二,加速我们既定节奏的迭代,用更卓越、更稳定的产品力说话。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他目光扫过众人,“启动‘阳光协议’计划。”
“阳光协议?”苏小蕊疑惑。
“是的。”王哲解释道,“我们将主动邀请第三方权威机构——包括技术审计、伦理委员会和用户代表,对我们的‘瞬忆’系统进行全方位的‘解剖式’检验,从算法逻辑、数据流向到伦理决策过程,全部公开透明,并申请相关认证。我们要树立一个标杆,什么才是负责任、可信赖的AI。”
他看向窗外,语气深沉:“山寨来袭,污浊的只是水面。我们要做的,不是与浊流搏斗,而是让自己成为那毋庸置疑的清源。当用户尝过了污泥的滋味,他们会更加珍惜清泉的甘冽。《道德经》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此时,不争之争,方为上策。”
山寨的浪潮汹涌澎湃,试图淹没创新的火种。而“哲牛”选择以沉默的深度、透明的力量和不动的磐石姿态,作为回应。这注定是一场关于品质、信任与时间的漫长较量。
喜欢超感应用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超感应用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