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迷宫”的成功构建与防御,如同一剂强效的强心针,不仅挫败了来自暗处的窥探,更在团队内部催生了一种近乎化学反应般的凝聚力。李壮对张涛的态度里,多了几分发自技术人员心底的敬重;张涛则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开始意识到他视若珍宝的理论,并非只能存在于理想的象牙塔中,更能化为现实中守护同伴的坚盾。一种基于实力认可与共同御敌而产生的、更加牢固的信任纽带,在核心成员间悄然缔结。
然而,现实的引力依旧沉重。精密轴承项目的技术攻坚如火如荼,资金的消耗速度并未因一次成功的防御而有丝毫减缓。苏小蕊面前的现金流预测表,那代表生命线的曲线,依旧固执地指向枯竭的深渊。只是这一次,团队核心层的心中,少了几分之前的惶惑不安,多了几分沉住气的专注,他们将希望隐晦地寄托于那条由苏小蕊尝试沟通的、通往家族资源的隐秘路径上。
转机,在一个平淡无奇的周二下午,以一种极其低调、甚至近乎于“无形”的方式,悄然降临。
没有盛大的投资签约仪式,没有冗长的商务谈判。苏小蕊先是接到了一个来自“长三角精密制造供应链协会”的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协会的秘书长,语气热情而务实。
“苏总,久仰‘哲牛科技’在记忆捕捉与分析领域的创新成果。”秘书长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江浙口音特有的圆融,“我们协会几家核心会员企业,对贵司的技术应用于高技能工匠的经验传承非常感兴趣。听说你们在研发上需要一些特定的传感器和计算模块?我们几家正好是相关领域的供应商,协会牵头,希望能以‘战略合作支持’的名义,为你们提供最优惠的供应链服务,包括……嗯,可以根据你们的研发周期,提供最长十八个月的赊账账期。”
十八个月赊账账期!这意味着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哲牛”在硬件采购上几乎无需占用宝贵的现金流!这已不是雪中送炭,而是近乎于凭空为他们搭建起了一条畅通无阻的补给线!
苏小蕊握着电话,心脏抑制不住地加速跳动,但她努力维持着语调的平静:“非常感谢协会的认可和支持!这确实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不知……我们该如何回报这份厚意?”
“哎,苏总客气了。”秘书长笑道,“支持本土科技创新,是我们协会的宗旨。只希望将来‘哲牛’发展壮大,在同等条件下,能优先考虑我们协会的会员企业就好。合作共赢,合作共赢嘛!”
几乎是前后脚,另一家专注于高端科研设备租赁的公司也主动联系上门,表示愿意以“象征性”的价格,向他们长期出租几台价值不菲的高性能计算服务器和信号分析仪,恰恰是他们进行“手感记忆”模型训练所急需的!
这两股突如其来的“活水”,精准得令人难以置信,直接注入了“哲牛”最干渴的命脉。实验室里,当李壮得知这个消息时,正在调试传感器阵列的他,猛地放下手中的万用表,长长地、仿佛要将肺叶里所有浊气都呼出来般,舒了一口气。他用力拍了拍身边同样目瞪口呆的组员肩膀,咧开嘴,露出久违的、带着一丝狠劲的笑容:“妈的!总算……能放开手脚干了!不用再他妈抠抠搜搜算着每一分钱买电阻电容了!”
张涛的反应则更为直接,他得知消息后,只是抬起布满血丝的眼睛,茫然地看了看苏小蕊,然后又低头看向屏幕上复杂的数据流,喃喃道:“哦……好啊。那……那我就可以把模型复杂度再提升两个量级了……” 仿佛这巨大的利好消息,只是为他通往技术圣殿的道路,清扫了一处微不足道的障碍。对他而言,思想的驰骋不再受困于物质的枷锁,便是最大的幸福。
而苏小蕊,在最初的激动过后,心中涌起的是一种更为复杂难言的情感浪潮。她独自一人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眺望着远方。没有电话,没有邮件,父亲苏望舒没有给她任何直接的反馈或指示。但这精准无比、时机恰到好处的援助,这完全符合商业逻辑、不露丝毫痕迹的操作,无不清晰地指向了那个沉默寡言、却始终关注着她的身影。
这是一种典型的苏望舒式的作风——不涉情感,不谈条件,只用行动表达立场。他并未直接注入资金,避免了可能伤及女儿自尊的“施舍”意味,而是通过调动其深耕数十年的实业界人脉与资源,以最符合商业规则的方式,为她扫清了前行道路上最现实的障碍。这不仅仅是资金的援助,更是一种基于其深厚产业根基的、对“哲牛”技术路线的隐性背书。
王哲静静地走到苏小蕊身边,没有打扰她的沉思。他的超感能力,能清晰地“阅读”到她此刻内心翻涌的波澜——那是一种混合着如释重负的感激、对父亲深沉如海般关怀的震撼、以及一丝未能亲口言谢的微妙怅惘。这股情感深沉而温暖,与之前财务危机时的焦灼冰冷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