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婉拒与交锋

作品:超感应用|作者:丿殇灬轩逸|分类:其他|更新:2025-11-01 04:47:28|字数:6024字

王哲最终选择了坦诚。当晚,在307宿舍那扇略显斑驳的木门后,他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与林婉婷“偶遇”的全过程,包括对话的细节、自己的观察,以及那份萦绕不去的警觉。空气瞬间变得凝重,仿佛能拧出水来。李壮瞪大了眼睛,张涛敲击键盘的手指也停了下来,眉头拧成一个结。外部世界的触角,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探入了他们这个自以为封闭的“堡垒”。

“我靠!林大女神亲自来摸底?这面子够大的!”李壮最先打破沉默,语气里混杂着受宠若惊和难以置信,“她这算是什么意思?想挖墙脚?还是替高远那家伙来探虚实?”

张涛的反应则直接且带着技术人员的冷峻:“我们的信息处理效率引起了注意,这本身就是风险。她提到的‘更有挑战性的项目’和‘未来发展’,听起来像糖衣炮弹。核心目的可能是获取我们的技术思路,甚至是想将我们纳入她的体系,削弱我们的独立性。”他看向王哲,“你当时含糊其辞是对的,但我们不能一直被动。需要明确的应对策略。”

王哲赞许地点点头,张涛的分析切中了要害。“涛哥说得对。我判断,林婉婷背后可能不止她一个人,或许代表着一个圈子,高远很可能也在其中。他们的提议,无论是合作还是招揽,本质上都是想整合资源,为他们所用。我们一旦接受,很可能失去自主权,变成他们的技术工具。”

王哲拿起笔,在白板上条分缕析地写下拒绝的理由:

“第一,独立性原则:团队刚刚走上正轨,必须保持决策独立。依附于更强的势力,短期内可能获得资源,但长期看,我们的发展路径将被他人主导。

第二,技术保密性:‘信息雷达’是我们的核心优势,其具体实现逻辑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过早、过深地与合作方共享,无异于自毁长城。

第三,目标差异性:我们的首要目标是通过实盘验证策略、积累原始资本。而林婉婷他们可能更看重模拟盘排名、校园影响力或更宏观的‘项目经验’,目标并不完全一致。

第四,信任基础薄弱:我们与对方缺乏足够的合作历史和信任基础,在这种条件下进行深度绑定,风险极高。”

他的分析逻辑清晰,像代码一样层层递进,说服了张涛,也让李壮从最初的兴奋中冷静下来。

果然,第二天下午,王哲的手机收到了林婉婷发来的一条措辞优雅、信息量却很大的短信。短信先是客气地感谢了前一天的“愉快交谈”,随后切入正题,表示她和一个“小组”(并未明确提及高远)对王哲团队的能力非常欣赏,希望有机会深入聊聊“合作的可能性”,并提议晚上在校园咖啡馆“清荷轩”见面详谈。

挑战书,以一种彬彬有礼的方式,递到了面前。

面对正式的邀请,团队迅速统一了思想:合作可以探讨,但底线是保持独立,核心技术不共享。他们决定由王哲主谈,张涛负责技术细节的把关(必要时以沉默或专业术语维护边界),李壮则发挥其察言观色和活跃气氛的特长,见机行事。

赴约前,张涛罕见地换下了那件印有编程笑话的T恤,穿了一件干净的格子衬衫,表情严肃,如同即将面对一场技术答辩。李壮则反复练习着几个既能缓和气氛又不失分寸的笑话。王哲则深呼吸,再次梳理了谈判要点和底线,努力将那份面对林婉婷时微妙的不安压下去。

“清荷轩”是校内少数几家适合安静谈话的咖啡馆之一,灯光柔和,空气中弥漫着现磨咖啡豆的香气和低低的私语声。在2012年,这里常常成为学生们讨论小组作业、策划社团活动,甚至进行一些初具雏形的“商业洽谈”的场所。选择此地,本身就暗示了林婉婷对此事的正式态度。

林婉婷并非独自一人。她身旁坐着高远,后者一改往日略带倨傲的神情,努力表现出平和,但眼神深处那抹审视和竞争意味却难以完全掩饰。王哲在落座的瞬间,便悄然开启了超感。他感知到林婉婷的情绪场如同一个精心调制的鸡尾酒,表面是热情与欣赏,底层是冷静的计算和一种“势在必得”的自信。而高远的情绪则更单一,主要是压抑着的“不服气”和一丝“看看你们到底有多大本事”的挑衅。

寒暄过后,林婉婷优雅地切入主题:“王哲,我们就直说了。我们非常看好你们团队的技术能力,尤其是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模拟盘即将结束,但真正的舞台更大。我们这边,有对市场更深入的理解,也有一些校外的资源。如果双方合作,优势互补,也许能做成更大的事情。”她的话语充满诱惑力。

王哲保持着微笑,语气却坚定:“谢谢你们的看重。我们团队目前还处于学习和摸索阶段,当务之急是打好基础。合作是好事,但我们需要明确合作的方式和边界。比如,具体指哪方面的合作?各自的权责如何界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超感应用》,方便以后阅读超感应用第19章 婉拒与交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超感应用第19章 婉拒与交锋并对超感应用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