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洞之内,无日月轮转,唯有岩壁缝隙中偶尔透入的微光,标记着外界的昼夜交替。时光在寂静的修炼中悄然流逝,洞内弥漫着淡淡的灵气波动,与苏杨周身的气息交织,形成一片相对稳定的能量场。
苏杨盘膝坐在那具无名骸骨不远处的平整岩石上,掌心各握一块下品灵石。灵石表面泛着柔和的乳白色光晕,精纯的灵气如同沉睡的溪流,等待被唤醒。他双目轻阖,按照《引气诀》的基础心法,尝试引导灵气入体 —— 然而,仅仅一刻钟后,他便皱紧了眉头,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
这个名为玄荒界的天地,其灵气属性与地球末法时代截然不同。地球的灵气温和、稀薄,近乎惰性,如同平静的湖面,只需轻微引导便能顺势流转;而玄荒界的灵气,却带着一种原始的 “桀骜”,活跃而暴烈,如同奔腾的野马。当苏杨按照《引气诀》的路线,试图将灵气引入经脉时,这些灵气非但不温顺服从,反而在经脉中横冲直撞,带来阵阵灼痛,仿佛要将本就因空间乱流受损的经脉再次撕裂。
《引气诀》作为玄荒界最基础、最普及的功法,其运行路线简单粗暴 —— 仅勾勒出一条从掌心到丹田的直线通道,对灵气的约束和炼化能力极其有限。以这种简陋的 “堤坝”,去拦截玄荒界暴烈的 “洪水”,无异于杯水车薪。
“噗……” 苏杨猛地吐出一口浊气,强行中断修炼。掌心的灵石依旧泛着微光,但他的脸色却苍白了几分,手腕处的经脉隐隐作痛。他摊开手掌,看着掌心残留的灵气痕迹,心中愈发清晰地意识到:“绝对不能完全照搬这《引气诀》!若继续按部就班,不仅进展缓慢,迟早会因灵气失控损伤道基,甚至可能走火入魔。”
他闭上双眼,不再急于引导灵气,而是将心神彻底沉入体内。意识如同无形的触手,仔细探查着每一条经脉的状态 —— 有些经脉因空间乱流撕裂,虽已初步愈合,却留下了细微的裂痕;有些经脉因长期缺乏能量滋养,变得干瘪脆弱;还有几处关键节点,存在着微弱的淤塞,阻碍着灵气流转。
同时,他将全部心神沉浸于《万象运枢经》的奥义之中。虽然受玄荒界规则压制,经文无法直接展现 “掌控气运”“引导因果” 的伟力,但其中蕴含的关于 “气” 的本质、流转规律、控制方法的核心法理,却是超越世界界限的通用法则。
“灵气,亦是‘气’之一种。” 苏杨在心中默念,“它是能量,是物质,更是天地规则的具象化体现。每一缕灵气都有其独特的属性偏向 —— 或炽热如火焰,或温润如流水,或锐利如金铁,或厚重如大地……《引气诀》强行将所有灵气纳入同一条路线,是‘以力压服’,而《万象运枢经》的核心,是‘感知’‘引导’与‘契合’,是顺应其本性,导其归流,化狂暴为温顺,纳异种为己用。”
想通这一点,苏杨重新拿起一块下品灵石,开始了新的尝试。这一次,他不再刻意遵循《引气诀》的固定路线,而是先以意识包裹灵石,小心翼翼地唤醒其中的灵气,如同抚摸易碎的珍宝。他清晰地 “看到”,灵石中涌出的灵气并非单一属性,而是由无数缕带着细微差异的灵气组成 —— 有的泛着淡红色,带着炽热的气息;有的泛着淡蓝色,蕴含温润的特质;还有的泛着银白色,透着锐利的锋芒。
“先从火属性灵气开始。” 苏杨心中一动,将一缕淡红色灵气引入体内。他没有强行将其推向丹田,而是引导着它缓缓流向左臂受损最严重的经脉。这缕火属性灵气起初依旧带着暴烈,试图挣脱控制,但苏杨以《万象运枢经》的法理,在经脉中勾勒出细微的 “引导纹路”—— 如同在湍急的河流中修建导流渠,顺着灵气的 “性子”,一点点将其引向需要修复的裂痕处。
“滋啦……” 灵气与经脉裂痕接触的瞬间,传来轻微的灼痛感,但很快,灼痛感便转化为温暖的舒适感。火属性灵气如同温和的火焰,缓缓修复着经脉的裂痕,让干瘪的经脉逐渐变得饱满。苏杨心中一喜,继续引导第二缕、第三缕火属性灵气,重复着修复的过程。
接下来是水属性灵气。苏杨引导着淡蓝色的灵气,流向经脉中的淤塞节点。水属性灵气温润而灵活,在他的控制下,如同细小的溪流,反复冲刷着淤塞处的杂质。这个过程更加缓慢,足足耗费了一个时辰,才将一处淤塞彻底化开,让灵气的流转变得顺畅了少许。
最后是金属性灵气。苏杨小心翼翼地引导着银白色灵气,流向肢体末梢 —— 这些灵气锐利而坚韧,适合用来淬炼肉身。他控制着灵气在皮肤下缓慢游走,如同细针般刺激着肌肉纤维,虽然带来轻微的刺痛,却能增强肉身的强度和韧性,为后续修炼打下基础。
这个过程对精神力的消耗堪称恐怖。每一缕灵气的引导、每一次属性的分辨、每一处经脉的修复,都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灵气暴走。仅仅半天时间,苏杨便感到头晕目眩,精神疲惫到了极点。他不得不停下修炼,服用一颗聚气丹恢复精神,同时运转简化的《万象运枢经》,梳理体内紊乱的气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