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十字断剑的诅咒被成功净化后,听雨阁内东西方代表团的气氛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此前威廉伯爵眼中的审视与优越感荡然无存,露易丝女巫收起了对东方玄学的轻视,连沉默的阴影骑士看向苏杨的目光中,也多了几分发自内心的敬畏。这场跨越时空的净化,让他们真切见识到东方力量体系的深邃,也彻底打消了所有轻视之心。
次日清晨,威廉伯爵亲自登门,代表欧洲代表团正式向苏杨提出请求:“苏大师,昨日见识到您化解百年诅咒的神通,我等深感东方玄学的博大精深。此次前来,除文化交流外,更希望能与您进行更深层次的‘论道’—— 不仅探讨修行技巧,更想交流对能量本质、宇宙规律的理解,以及不同体系的优劣与共通之处。” 他的语气恭敬而诚恳,再无半分居高临下的姿态。
苏杨欣然应允。他对西方基于 “信仰、契约、规则” 构建的力量体系同样充满好奇 —— 不同文明对 “大道” 的探索,或许能为他理解气运的多样性提供新的视角。“论道本是求同存异、相互启发之事,我也期待能从各位身上学到新的东西。”
论道的地点选在听雨阁的 “静思堂”。这里四面环水,堂内陈设极简,仅有一张椭圆形木桌和十余把蒲团,空气中燃着凝神静气的檀香,最适合沉心交流。双方分坐桌旁,苏杨居于主位,威廉伯爵、露易丝女巫、卡尔博士、阴影骑士依次落座,一场跨越东西方文明的思想碰撞,就此拉开序幕。
威廉伯爵率先开口,阐述西方体系的核心观点:“在我们的认知中,宇宙存在‘至高规则’—— 如同上帝制定的秩序,万物皆需遵循。力量的获取,本质是对规则的理解与契合:圣骑士通过信仰与神圣规则共鸣,借取圣光之力;巫师通过契约与自然灵、元素精灵建立联系,调用自然能量;即便是黑暗生物,也需遵循‘血脉传承’的规则。” 他顿了顿,强调道,“我们追求‘秩序’与‘结构’,认为严谨的仪式、明确的契约、坚定的信仰,是掌控力量的关键。”
露易丝女巫补充道:“以预言术为例,我们通过水晶球与星象建立连接,星象的运转遵循固定轨迹 —— 这便是规则的体现。预言者只需解读轨迹,便能窥见未来片段。” 她手中水晶球泛起微光,映出窗外流云的倒影,仿佛在印证 “规则可测” 的观点。
卡尔博士则从学术角度展开:“我们通过研究发现,能量具有特定‘频率’与‘属性’—— 圣光的频率温暖而纯净,黑暗能量的频率阴冷而混乱。通过绘制符文、吟唱咒文等‘符号载体’,可调整自身频率,与目标能量共振,进而引导、放大力量。这便是仪式与咒语的本质。” 他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面画满了复杂的符文与能量波动图谱,足见其研究之深。
苏杨静静聆听,手指轻轻摩挲着茶杯边缘,待众人阐述完毕,才缓缓开口:“东方之道,更重‘感悟’与‘融合’。我们认为,天地万物皆有‘气’—— 这是构成宇宙的基础能量,而‘运’则是‘气’的流动规律,如同江河奔涌、星辰轮转,自有其轨迹,却又因万物互动而变化。”
他拿起桌上的一片落叶,指尖萦绕起一缕淡淡的生机之气:“修行的本质,是‘感悟天地气运,调和自身气运’。如同这片落叶,它吸收阳光雨露的‘气’,遵循四季更替的‘运’,最终落叶归根,将自身之气反哺大地 —— 这便是‘天人合一’。我们的力量,源于自身与天地的共鸣,而非向外索取;强调‘平衡’与‘变化’,注重内在心性的修持,而非依赖固定形式。”
话音落下,他指尖的生机之气骤然变化:一部分化作温润的白光,轻轻拂过桌角枯萎的盆栽,枯叶瞬间焕发生机;另一部分则凝聚成细微的气流,在掌心形成漩涡,发出轻微的震荡声 —— 同一股能量,却能根据心意转化为治愈与攻击两种形态,展现出东方能量运用的高度灵活性。
阴影骑士眼中闪过一丝震撼,他下意识地握紧腰间的佩剑 —— 西方体系中,圣光只能用于净化与防御,黑暗能量仅能用于破坏,从未想过能量竟能如此 “多变”。
“但贵方的体系,似乎存在局限。” 苏杨话锋一转,客观指出西方体系的不足,“过于依赖仪式、契约、信仰,虽易于入门传承,却也容易被形式束缚。例如固定的仪式,在特定环境下或许高效,但若环境变化 —— 如在隔绝信仰的真空地带,圣骑士的圣光之力是否会削弱?依赖契约调用的能量,若契约对象违约,力量是否会瞬间消失?”
这番话直击西方体系的要害,威廉伯爵等人陷入沉默。他们从未如此深入地反思过体系的缺陷 —— 正如苏杨所言,西方力量体系如同精密的机器,结构严谨却缺乏变通,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便可能陷入瘫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