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天大醮第一日的议程,在山呼海啸般的震撼与久久不散的议论声中落下帷幕。演武场上,苏杨以一己之力碾压数位成名高手顶级术法的画面,如同烙印般刻在每一位见证者的脑海里。无论是玄门各派的弟子,还是隐世家族的观礼者,谈及 “苏杨” 二字时,眼中无不充斥着敬畏与好奇 —— 这个横空出世的年轻人,已然成为全场唯一的、无可争议的焦点。
夜幕如墨,将青城山天师府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白日的喧嚣渐渐褪去,唯有山间的清风拂过古柏,带来几分凉意。此时,一道身影在张老天师的亲自引领下,踏着青石板路,朝着后山深处走去。正是苏杨。
“苏小友,此去便是我天师府禁地,道藏阁便在其中。” 张老天师脚步稳健,银白色的胡须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语气中带着几分郑重,“此地自天师府立派以来便是核心重地,寻常弟子纵是修为再高,也绝无踏足的可能。”
苏杨目光微凝,顺着张老天师示意的方向望去。只见前方密林掩映处,矗立着一座看似寻常的三层木楼。楼阁通体由未施漆料的古木搭建,木质纹理在月光下清晰可见,墙角甚至爬着些许青苔,透着股历经千年的古朴沧桑。但在苏杨开启的气运之眼下,这座楼阁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一层肉眼难辨的淡金色光晕笼罩着整座建筑,光晕中无数细密的符文如星辰般流转,时而融入脚下的土地,时而连接天际的云层 —— 这竟是一个与青城山的地脉紧密相连的气运阵法,攻防一体,既能汇聚天地灵气滋养阁内典籍,又能抵挡任何强行闯入的外力,玄妙非凡。
“好强的阵法。” 苏杨由衷赞叹,“仅凭此阵,便足以见天师府底蕴之深厚。”
张老天师闻言捋须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自豪:“此阵乃历代天师耗费心血修缮而成,与青城山共生共荣,确实算得上我派的压箱底手段。” 他顿了顿,语气转而严肃,“苏小友,道藏阁内收录了我天师府千年来收集整理的诸多典籍孤本,上至气运流转的至理,下至风水堪舆的实操,旁及相术、卜筮、阵法等诸多玄门分支,甚至还有一些上古时期遗留的残篇断简。”
说到此处,张老天师停下脚步,转身看向苏杨,眼神格外郑重:“只是其中一些秘术触及天机禁忌,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烧身,甚至祸及自身气运。望小友观摩时,务必心存敬畏,谨慎行事,切不可贸然尝试。”
“多谢老天师提醒,苏某自有分寸。” 苏杨微微颔首,神色诚恳。他深知这类禁忌秘术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自然不会轻易涉险。
张老天师见他神情恳切,便不再多言,抬手对着楼阁大门虚空一拂。只见那紧闭的木门缓缓开启,一股混杂着陈年书香与古老灵气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穿越了千年时光,带着历史的厚重感。
踏入阁内,苏杨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一楼大厅宽敞明亮,借着墙壁上镶嵌的夜明珠柔光,能清晰看到一排排打磨光滑的紫檀木架整齐排列。木架上,竹简、玉册、兽皮卷、线装古籍错落摆放,琳琅满目。有的竹简用丝线精心捆扎,字迹虽已泛黄却依旧清晰;有的玉册温润通透,上面用刀笔刻着的符文隐隐流转着微光;还有的兽皮卷历经岁月侵蚀,边缘已然破损,却散发着一股蛮荒而神秘的气息。
“苏小友自便,老夫就在阁外等候,若有任何需求,可随时呼唤。” 张老天师寒暄几句后,便识趣地转身离开,轻轻带上了阁门,留给苏杨独自阅览的空间。
阁内瞬间恢复了寂静,只剩下苏杨的脚步声与书页翻动的细微声响。但苏杨并未急于去翻看那些摆在明面上的术法秘籍,他深知道藏阁的核心价值绝不止于此。他深吸一口气,再次开启气运之眼,淡金色的眸光扫过整个阁楼。
在气运之眼的视野中,阁内的每一件典籍都散发着强弱不一、属性各异的气运光晕。大部分普通的风水堪舆手册、基础卜筮典籍,都笼罩着淡淡的白色光晕,代表着其 “普通” 的价值;那些记载着精妙阵法或相术心得的古籍,则散发着青色光晕,意味着对修炼者 “有益”;少数几册由历代天师亲手批注的孤本,光晕呈蓝色,显然是 “珍贵” 之物。而在二楼的几个琉璃柜中,苏杨还看到了几件散发着紫色光晕的典籍,那是 “稀有” 级别的宝物,随便拿出一本都足以在玄门中引起争抢。
苏杨的目光并未停留,而是顺着楼梯缓缓上移,最终落在了三楼一个极其不起眼的角落。那里与阁楼其他区域格格不入,被一种奇特的、灰蒙蒙的气场所笼罩,仿佛一个独立的空间。更让苏杨心头一凛的是,那片区域中的几件物品,正散发着极其隐晦却异常诡异的光晕 —— 暗金色与黑红色交织在一起,如同毒蛇的信子,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邪恶与霸道。
“这便是老天师所说的禁忌区域么…” 苏杨心念一动,脚下步伐变幻,身影如同鬼魅般飘忽,竟直接无视了楼梯的存在,一步跨越数米距离,瞬间出现在了三楼的那个角落。道藏阁内的防护阵法虽强,却对能掌控自身气运的苏杨形同虚设,他周身流转的淡金色气运如同无形的钥匙,轻易便穿透了那层灰蒙蒙的屏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