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腹地,一处被古老阵法遮掩的山谷中,云雾缭绕,灵气(或者说优质气运)远比外界浓郁。这里便是此次“罗天大醮”的真正主会场——总坛。
一座巨大的青石广场中央,矗立着九尊古朴的青铜鼎,按九宫方位排列,象征着稳固与传承。四周高台林立,早已坐满了来自天南地北的驭运者、风水师、相士以及各大世家宗门的代表。气氛庄重而肃穆,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气场较量。
苏杨和苏明月在一个相对靠前、视野不错的位置坐下。他们的到来,再次吸引了不少目光,但这一次,目光中的敬畏和探究远多于之前的轻视。昨夜三位术士莫名惨遭反噬的消息,早已在小范围内传开,苏杨的莫测手段令人心寒。
钟鸣九响,一位须发皆白、身着紫色道袍、气度渊渟岳峙的老者缓步走上中央高台。他头顶的气运如同深紫色的华盖,醇厚磅礴,中正平和,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这是此次大会的主持者,也是官方认可的玄门领袖之一——天师府的张宏正老天师。
“诸位道友,请静。”张老天师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罗天大醮,十年一度,旨在交流术法,印证所学,弘扬正道,亦为厘定天下气运流转之序,避免邪术横行,殃及苍生。”
一番开场白后,张老天师目光扫过全场,在苏杨身上微微停顿了一瞬,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随即继续道:“老规矩,今日先进行‘百舸争流’之试。诸位年轻才俊可上台,各展所能,或显化气运异象,或破解前人遗留的棋局,或炼制简易法器…由我等老朽共同评判,优异者,可得天师府赐下的‘蕴神丹’一枚,并可入‘道藏阁’阅览一日。”
随着这句话的结束,整个场面仿佛被点燃了一般,台下众多年轻子弟的眼睛里都闪烁着炽热的光芒。蕴神丹,这可是一种极为珍贵的丹药,它具有滋养精神、提升修行者心境的神奇功效,对于那些渴望在修行道路上更进一步的人来说,简直就是梦寐以求的宝物。
而道藏阁,则更是天师府的一处神秘之地。这里收藏着无数蕴的典籍,每一本都可能隐藏着巨大的机缘和秘密。能够进入道藏阁,就意味着有机会接触到那些平日里难以一见的珍贵典籍,这对于年轻的修行者们来说,无疑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很快,一个个自信满满的年轻人走上中央广场,各显神通。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个来自岭南林家的子弟格外引人注目。他手持一个通体碧绿、晶莹剔透的翡翠葫芦,宛如一件稀世珍宝。只见他口中念念有词,声音低沉而富有韵律,仿佛在念诵着某种古老的咒语。
就在众人好奇地注视下,突然间,那翡翠葫芦微微颤动起来,仿佛有什么东西在里面蠢蠢欲动。紧接着,一缕精纯的绿色生机之气从葫芦口缓缓溢出,如同一股清泉流淌而出。这股生机之气绿得令人心醉,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生命力。
更令人惊奇的是,那缕绿色生机之气在半空中迅速凝结,转眼间竟然化作了一只小巧玲珑的翠鸟!这只翠鸟栩栩如生,羽毛鲜艳夺目,展翅盘旋,仿佛随时都要振翅高飞。
众人见状,无不为之惊叹,纷纷点头称赞。这岭南林家的子弟展现出的神奇技艺,实在是让人眼界大开。
只闻一声沉闷的跺脚声响彻四周,地面仿佛都随之微微颤动了一下。众人定睛观瞧,只见那北地马家的传人稳稳地站在原地,他的双脚犹如扎根于大地一般,稳稳当当。
紧接着,他再次跺脚,这一次的力道明显比上一次更大,地面上甚至扬起了一小片尘土。随着他的跺脚动作,一股微弱的地脉之气被引动了起来,如同涓涓细流一般,从地下缓缓汇聚到他的身前。
这股地脉之气在汇聚的过程中逐渐凝聚成型,最终在他的身前形成了一个小型的土黄色护盾。这个护盾虽然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却散发出一股厚重的气息,仿佛它是由无尽的大地之力所构成的一般。
这一手引动地脉之气形成护盾的技巧,显示出了北地马家传人不俗的沟通地脉之力。众人见状,无不对他的实力感到惊叹,同时也对北地马家的传承之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场景中,还有一位来自西域的喇嘛格外引人注目。他身着一袭鲜艳的红色袈裟,手持一个精致的转经筒,缓缓地摇动着。
转经筒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经文,随着喇嘛的摇动,这些经文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一般,发出清脆的声响。而喇嘛本人则紧闭双眼,口中低声诵念着古老的经文,那声音低沉而又庄重,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
更令人惊奇的是,喇嘛的周身散发出一层淡淡的金色光晕,这光晕柔和而温暖,宛如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这金色光晕不仅让喇嘛看起来宛如仙人下凡,更是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够轻微地安抚周围躁动的气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