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局刑侦支队的办公室里,白炽灯的光芒惨白刺眼,将秦羽眼底的红血丝映照得格外清晰。办公桌上堆满了厚厚的案卷,最上方是苏氏集团挖出厌胜木偶的结案报告,官方结论栏里 “恶性商业竞争”“迷信恐吓” 的字样,在她眼中显得格外刺眼。她指尖划过报告末尾的签名,眉头紧紧蹙起 —— 自从上次苏杨在工地提醒她 “注意气场异常” 后,她总觉得这起看似简单的商业案件背后,藏着更深的秘密。
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档窗口层层叠加,全是她近期搜集的离奇案件资料。有建筑工地工人莫名坠楼却查不出机械故障的 “意外”,有古董商人在家中突发心梗却无任何病史的 “猝死”,还有独居老人家中财物完好却凭空失踪的悬案。这些案件看似毫无关联,却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事发前受害者或其身边环境,都出现过难以解释的异常。
“秦队,这是您要的近半年人口失踪案汇总。” 实习生小林抱着一摞案卷走进来,脸上带着难掩的疲惫,“排除了家庭纠纷和自愿离家的,剩下的一共十七起,其中五起符合您说的‘特殊受害者’特征。”
秦羽接过案卷,指尖迅速翻阅。当看到第三本案卷时,她的动作骤然停住。案卷首页的失踪者照片上,十六岁的女孩林晓雨笑得眉眼弯弯,可简介里的文字却透着刺骨的寒意:“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失踪前一周病情突然恶化,多次出现呼吸困难症状,于 7 月 12 日傍晚在家附近公园林荫道失踪,监控画面中断于竹林入口,无目击者。”
“病情突然恶化……” 秦羽低声重复着这几个字,脑海中突然闪过苏杨上次在电话里含糊提到的 “某些特别的人或物,会让周围气场出现异常,还可能导致人身体出问题”。一个生病的女孩,病情莫名加重后离奇失踪,这难道只是巧合?
她立刻将另外四起案件的资料抽出来,平铺在桌面上逐一比对。二十三岁的红斑狼疮患者张萌,失踪前半个月皮疹突然扩散,关节疼痛加剧,在去医院复诊的路上消失;十岁的地中海贫血患儿李浩,失踪前突然反复发烧,血红蛋白骤降,在小区游乐场玩滑梯时不见踪影;五十六岁的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王建国,失踪前眼底出血突然恶化,失明风险陡增,在晨练时走进绿化带后再未出现……
五起案件,受害者年龄跨度从十岁到五十六岁,患病种类各不相同,却有着惊人的共性:都是难以治愈的慢性病患者,失踪前均出现病情毫无征兆的急剧恶化,且失踪地点都在人员相对密集却存在监控盲区的公共场所 —— 公园林荫道、医院后巷、小区绿化带、商场消防通道。
“这绝不是巧合。” 秦羽猛地站起身,椅子腿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她快步走到白板前,用红笔将五个失踪地点在城市地图上圈出,再用直线连接起来,一个模糊的扇形区域渐渐浮现。更让她心惊的是,这五个地点都距离不同的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超过三公里。
“凶手在刻意挑选目标。” 秦羽的眼神骤然变得锐利,“专挑病情加重、抵抗力弱的病人下手,这些人自身状态差,失踪后更容易被归为意外或病情导致的自我放逐。” 她立刻拨通了技术科的电话,“帮我调取这五名失踪者的就医记录,重点查他们失踪前一个月的主治医生、就诊科室,还有经常去的药房、保健品店!”
挂掉电话,秦羽深吸一口气,将整理好的资料塞进文件夹,快步走向支队长办公室。她必须申请并案调查,而且要重点排查那些打着 “养生”“治疑难杂症” 旗号,接触过受害者的可疑人员。
然而,就在她刚向支队长汇报完情况,申请到专项调查权限时,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小林的声音带着惊慌:“秦队!不好了!刚刚接到报案,市三中的学生陈阳失踪了!他有白血病,昨天傍晚放学回家路上不见的,监控只拍到他走进了一条老巷……”
秦羽的心猛地一沉。又是一个病人,又是同样的失踪模式!
短短一小时内,全市警方力量被紧急调动起来。刑侦队员分片排查失踪者最后出现的区域,技术人员连夜恢复监控录像,社区民警挨家挨户走访排查,可凶手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没有留下任何指纹、足迹,甚至连目击者都找不到一个。老巷里的监控摄像头要么早已损坏,要么恰好被杂物遮挡,完美避开了所有拍摄角度。
深夜十一点,刑侦支队的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秦羽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将第六份案卷放在最上方。十六岁的陈阳,白血病患者,失踪前一周化疗效果突然失效,血小板计数跌破危险值,失踪地点是距离医院两公里的老巷 —— 所有细节都与之前的案件高度重合。
她再次看向地图上的六个红点,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凶手的目标明确,手法隐蔽,反侦察能力极强,绝不是普通的人贩子或绑架犯。他到底想从这些虚弱的病人身上得到什么?器官?钱财?还是…… 其他更诡异的东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