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殿下的意思是说要朝廷开办免费学堂?”
沈清欢眯眼扫了最先开口的工部尚书邱天祥一眼,“怎么邱尚书对此有什么异议?”
感受到沈清欢眼中的危险神色,顶着巨大心理压力开口道:“殿下误会了,微臣、微臣只是想问问殿下可是已经有了计划。”
沈清欢嘴角微微勾起,“看来邱尚书还是期待这件事情能办好的。”
她扫视一圈,将手手中的折子递给李德全。
“这里面是本宫准备的完整计划。”
下面的官员一听沈清欢这是有备而来,顿时明白了她做这件事的决心。
回想这两年来只要是玺华长公主决定的事情,就没有做不成的。
但她的目的确实实打实的为了百姓和大乾的未来。
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有理由不配合。
好吧,是他们没那个胆子不配合。
毕竟那些被杀的官员给他们带来的阴影还未完全消散。
就连当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魏首辅不也是死在这位殿下的手上?
但这次牵扯的可不是几户人家的事,而是所有世家的底线。
沈清欢想要实行的政策是开办公立学堂。
朝廷在全国范围内的县城建一座免费学堂,满五岁的孩子可以到学堂开蒙读书。
甚至不分男女,只要够年龄都可以。
学院提供免费的笔墨和书,学子只需缴纳伙食费和自行准备练字的纸张。
“可就算这样,读书的花销也不是普通的百姓可以承担的。”
“百姓的家中适龄的孩子众多,每家至少有三到五个孩子。”
“目前世面上最次的草纸和竹纸也要半两银子一刀,也就是五百文。”
“而若是想练得一手好字,那需要的纸张就不是十几两银子能够的。”
“殿下可有想过这些?”
沈清欢笑了,“看来葛尚书对百姓的生活支出还有市场需求是非常清楚的。”
“不愧是户部尚书,葛尚书这样切实的了解百姓的需求是在场的每位大人需要学习的。”
葛春堂冷不丁被沈清欢夸赞老脸一红。
沈清欢不急不忙的从袖袋里有拿出一沓子纸张。
百官好奇的瞅了瞅沈清欢的袖子。
殿下这衣服好生能装,这么窄的袖子怎么能装这么多的纸还不显臃肿?
沈清欢直接无视众臣的欲言又止。
她这个真的解释不了,总不能说她有随身空间吧?
很快就有宫人将沈清欢手中的纸送到百官手中。
皇帝的手中也拿着纸在研究。
“阿姐,这是什么纸?瞅着很不一样,虽然跟宫中用纸比不了,但也不会太差。”
沈清欢将刚才佑宁用的纸递给皇帝,“陛下可能没见过民间普通百姓的用纸,佑宁用的就是最便宜的草纸。”
“就像葛大人说的那样,五百文一刀,大约百张。”
“普通百姓家的读书人用的大多都是这样的纸,色泽偏黄质地疏松,所含杂质也较多。”
“诸位看看本宫拿出来的这些纸,可是比这草纸好?”
一位文臣拿着反复查看揉搓,发现这纸比一些中档的毛边纸还要好些。
“殿下,可是这百姓连质量极差的草纸都用不起,这样好的纸他们不是更加买不起?”
沈清欢拿起一张纸举了起来,“这就是本宫想说的。”
“这种纸也是竹纸的一种,只是本宫命人将制作的过程精进了,目前这种纸的造价要比普通的竹纸和草纸低廉至少两倍。”
“也就是说,五百文可以买至少三刀纸!”
下面的大臣们听到这样好的纸竟然这么便宜,有些家中有做这方面生意的官员顿时瞳孔微缩。
这样的纸一旦面世,他们的生意会大受影响。
“不仅仅是纸张,还有印刷术。”
沈清欢又拿出几本印刷好的书籍。
“这基本书是本宫产业下的书铺印刷出来的。”
“这是改良后的印刷术,解决了一书一版的问题,大大加快了印刷的速度。”
“并且减少了后期制版的时间和人工成本还有材料成本。”
沈清欢把活字印刷术也带着工匠研究了出来。
近期她真是把系统给她的书研究了个透。
随着她的解释,大臣们一个个都哑了声。
他们还能说什么?
这玺华长公主连造纸术和印刷术都精进了。
就为了让百姓的孩子都能读上书?
并且沈清欢还说了,免费学堂的一应书籍都由她公主府来出。
还发动朝臣捐赠家中藏书,她的书铺免费印刷,发放到书院的藏书阁。
这是要将被世家大族所垄断的读书资源挖出来,散到大乾的各个角落。
这样一来,大乾的百姓是受益了,可是世家手中的资源就成了摆设。
也不能说完全无用,那些大儒的手书和教育资源还是有用的。
但民间也不乏聪慧灵敏之人,若是降低读书成本,那以后的世家子弟的科考之路就会受到寒门之子的严重冲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