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嘛,所以呀,咱该花就花,以后咱家不差钱”
说完就把空间里的票据分出一部分放到背包,然后再从背包里掏出来,给孙红梅递了过去。
“这些是什么?”
孙红梅看着眼前的票据没有伸手接,反而疑惑地看着赵常威。
“这些都是布呀、油呀、棉花,以及各种生活用品票,这些我用不上,就给你拿着吧,到时候就给家里人都做件新衣服”
孙红梅听到是他用不上的票,这才伸手接过。
不过看着手上厚厚一叠票,眼都快看花了,想着这还是她第一次拿着这么多票呢,一下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见她不说话,一旁站了有一会的赵德柱就说道:
“你就听他的吧,反正他现在本事了,等空了就去买点布,给家里人都做点衣服”
而孙红梅听完却是摇了摇头:
“给常威做一件就行了,他们几人还正长身体呢,穿新衣服太浪费了”
“...”
这话还真不好反驳,这年头谁家孩子都是这样过来的,新衣服老大穿,老大穿不了就给老二,反正就这么一个一个传下去。
破了就补,小了就弄点碎布条再缝一缝,可没有破了烂了就丢掉的说法。
要知道现在每人每年才3尺布,而做一身衣服起码得有9尺,所以才有了那句“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说法。
赵常威自己身上穿得还算可以,不过老二开始就不行了,身上活动的关节,几乎都打着补丁。
老三就更不用说了,不过最差的还得是老四赵小朵,根本就不算是衣服了,全身上下几乎全是补丁。
看着赵小朵那小可怜样,赵常威还是想着开口再帮他们争取争取。
“二娘,反正布票也不少,而且我以后肯定也还能弄到,您就放心大胆地用吧”
“以后该省的咱就省,该用的就放开了用,不用不舍得”
可孙红梅也不管他说什么,仍旧摇头拒绝道:
“你这孩子,这布票你以为说有就有的,你也不看看,街上谁的衣服上没有补丁”
“行了,这事以后再说吧,先吃饭吧,我都闻到香味了”
赵德柱盖棺定论后,赵常威也没再反驳,而孙红梅也没有再说退鞋的事。
三个小的也偷偷松了口气,鞋子他们是真舍不得退呀,就连开始说不要的陆宁,对脚下的新布鞋也喜欢得紧。
最高兴的莫过于老三赵常远了,他可不只有新鞋,房间里还藏着一个铁皮青蛙呢。
吃完晚饭的赵常威就出了门,就连想跟着他的赵小朵,都让他用了两颗糖给打发回去了。
出了院门他就打开了‘上帝视角’,观察了一会后,他便朝着人影密集的方向而去。
十多分钟后,他便来到了离南锣鼓巷最近的一个鸽子市。
鸽子市是这个年代的特色,一般都开在一些相对隐蔽的角落,目的就是能让人们在这个禁止买卖的年代,可以互通有无。
毕竟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各不相同,而这里的东西又都不要票,这就让鸽子市的存在变得更加合理。
喜欢我带着监控回到饥荒年代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我带着监控回到饥荒年代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