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招生组到了

作品:重生:校花真是我女朋友|作者:波函数坍缩|分类:都市|更新:2025-11-04 18:19:16|字数:4946字

每年高考出分的时候,学生紧张,家长焦虑,可真正最忙的,其实是各大顶尖高校的招生组。

一般来说,全省前 200名,基本会被清大、京大“瓜分殆尽”。

而其中的前十,更是“香饽饽”。

可能出分前一晚上,你还不知道在哪儿“嘻嘻哈哈”呢,招生组老师就可以凭空闪现到你面前!

至于省状元,那就更不用说了。

也许他一生中最“抢手”的几天,就在这几天了。

手段也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家里缺钱,就给奖学金;家里有病人,就帮忙治病;家里要盖房,就帮盖房......

——帮助困难考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到了后来,甚至有一年,招生组的官V直接在微博上“互撕”。

京大痛斥某校:“挨个给选择了京大的省前十打电话,说京大骗人,都是画饼!”

清大立刻转发评论,毫不示弱:“某校砸钱买考生,不要脸!”

来来回回,公然对骂好几轮,吃瓜群众看得津津有味。

后来到了2021年,教育部为了防止过度炒作,也为了遏制招生组之间的“恶性竞争”,更为了保护考生不被各种电话、短信轰炸骚扰——干脆一刀切,把前几十名考生的分数直接屏蔽成“0”。

可即便如此,也没能阻止某校和某校的“抢人大战”。

其实状元与否,说到底可能就是一个马虎眼的差距。

真正进了学校,甚至毕业走向社会之后,并不会因为你当年是“状元”,就一定比别人发展得更好。

“伤仲永”的故事,在世界所有名校的校园里比比皆是。

可哪怕如此,每年到了招生季,还是照旧卷。

——“状元”不“状元”的不重要,但是绝对不能输给“某些”学校啊!

而200—500名的分数段,也并不轻松。

因为众所周知,top2之下,top3绝不是一所,而是起码五六所学校。

各家招生组之间“明争暗斗”,手段一点也不比清北逊色。

在这个分段的学生,因为可选择的院校更多,所以家里也会格外的热闹一些,比如说:客厅的沙发几乎没空过——一拨招生老师刚走,下一拨就已经进门了。

此刻,行李提取处。

双方浩浩荡荡一大群人,就这么撞上了。

其中不少学生还穿着自个儿学校的文化衫,一眼便能分出是两拨人。

京大今年负责浙省招生的,是龚小京教授;而清大这边,则是华晓清老师。

说来也有意思。

二人自高中起就是同窗,还是同桌。三年里常年争夺年级第一,几乎是彼此的影子。

高考那年,更是以一模一样的分数并列排名,双双考入京城高校——华晓清去了清大,龚小京则进了京大。

此后道路渐渐分岔。

华晓清一路走行政,研究生时便担任辅导员,如今已是校团委副书记,算得上学校领导班子的中坚。

而龚小京则专注学术,从博士到博后,一直泡在实验室里,今年刚刚转正教授。

两人今年都刚满四十,放在外人眼里,妥妥一句“年轻有为”。

有趣的是,华晓清早早的少年白了头,看起来和个小老头似的。

龚小京则永远是一张显嫩的娃娃脸,看起来和在读博士生一样。

只是老同学之间的关系如何?

——一般,且严重互卷。

“好久不见,龚教授。”

“华老师,好久不见。”

二人相视一笑,点了点头。

然后就……谁也没再开口。

倒是身后的其他老师、学生先热络起来,场面一时倒颇显热闹。

等到行李拿完,队伍自然分流,各自带队离开,奔赴不同的酒店。

到了酒店后,没修整多久。

华晓清也就立刻召集了所有老师、学生一起开会。

先是介绍了一下明天的工作安排和流程,以及....统一话术。

然后就到了收尾环节。

“不出意外的话,明天晚上我们就会提前拿到考生分数和排名。”

“分数一出来。小张,我这边与我一同,亲自登门拜访。”

另一头。

龚小京这边的会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气氛紧绷到极点,他一板一眼地讲完了流程。

和华晓清那边不同的是……他们甚至准备了一份厚厚的《内部招生指南》

其中有一个章节赫然写着:《了解我们的对手:某校浙省招生组》。

翻开目录,密密麻麻,全是对某校的“研究成果”。

既有招生风格的年度变化曲线图,也有案例剖析、模式总结,更不乏一连串用词激烈的小节:

《某校招生组恶行屡屡得逞的深层次原因》

《某校招生工作对我方的长期负面影响》

——简直罄竹难书,人神共愤!

几个学生助理翻着翻着,越看越是津津有味。

会议的末尾。

“明天出分之后,小李,你直接跟我走。”龚小京语气低沉,却透着不容置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生:校花真是我女朋友》,方便以后阅读重生:校花真是我女朋友第285章 招生组到了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校花真是我女朋友第285章 招生组到了并对重生:校花真是我女朋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