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萤”号的舰桥仿佛成了一个战略指挥中心,尽管其本身依旧伤痕累累。主屏幕上并排展示着两幅星域图:一幅是环境极端、已知存在守护者遗迹的K-7星系,另一幅则是根据俘虏提供的模糊传闻标注出的、可能存在另一个遗迹或特殊现象的K-23星云区域。下方则滚动着苏玥初步整理出的、制造小型灵源核心所需的冗长材料清单,其中几个关键项后面打着刺眼的红色问号。
空气凝重得能拧出水来。时间,成了他们最奢侈也最紧迫的资源。
“司徒隐的动作太快了。”苏玥率先打破沉默,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控制台边缘,“K-23的传闻既然能在黑市流传,意味着用不了多久,那里就会变成下一个漩涡中心。如果我们去晚了,可能什么都捞不到,甚至可能一头撞进司徒隐布下的陷阱。”
“但这里的遗迹…”凌烨目光扫过脚下,“我们只探索了冰山一角。下面的能量波动显示,还有更深层的区域。那里可能藏着更关键的东西。”他眉心的灼热感在指向下方时格外清晰,那是一种源自本能的呼唤。
“而且灵源核心是当务之急。”苏玥接过话,眉头紧锁,“没有它,‘夜骸’无法完全修复,飞船的机动性也受限。我们就像跛脚的巨人,哪里都去不了,哪里都守不住。”
两人陷入沉默。目标太多,力量却太单薄。分头行动似乎是唯一能打破僵局的选择,但风险同样巨大。
“我去K-23。”凌烨忽然开口,声音平静却坚定,“驾驶‘夜骸’过去。它的装甲还能承受远程航行,我的共鸣能力也能进行初步侦察和自保。如果那里真有东西,我能感觉到。如果是陷阱,我也更容易脱身。”
“不行!”苏玥几乎是下意识地反对,语气急促,“K-23的环境比这里更未知!你的共鸣才刚刚入门,单独行动太危险了!而且‘夜骸’的状态…”
“正因为我的共鸣能力提升了,才更该我去。”凌烨打断她,目光灼灼地看着她,“我能感知到那些肉眼和仪器看不到的东西。而你,”他顿了顿,“你是唯一能看懂那些蓝图,有可能把那个核心造出来的人。这需要时间,需要安静,需要你的全部精力。你留在这里,继续研究遗迹的知识,尝试制造核心,这才是最优选择。”
他的逻辑清晰而冷静,将个人安危置于次位,完全从任务效率出发。苏玥张了张嘴,却发现无法反驳。凌烨说的是事实。 splitting up(分头行动)确实是目前最能争取时间的方案。她留在相对“熟悉”且隐蔽的K-7,利用遗迹的环境和刚刚获得的知识进行研究制造,无疑成功率更高。而侦察未知的K-23,确实凌烨的能力更合适。
但…担心如同藤蔓般缠绕住她的心脏。他们一路走来,早已习惯了彼此扶持,突然要分开行动,尤其是前往如此危险的区域…
“我会保持通讯…尽可能。”凌烨似乎看穿了她的担忧,补充道,“‘夜骸’的远程通讯模块还能工作,虽然延迟会很高。一旦有发现,或者遇到危险,我会立刻联系你。”
苏玥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知道凌烨的决定是正确的。这不是优柔寡断的时候。
“好。”她终于点头,声音有些发干,“但你一定要答应我,绝对不要冒险!侦察为主,有任何不对劲,立刻撤退!K-23的线索没了我们可以再找,你要是…”
“我知道。”凌烨点头,眼神交汇间,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与信任悄然流淌。他顿了顿,从贴身口袋里取出那块一直携带的、“夜骸”的碎片,递给苏玥,“这个你留着。研究核心的时候,或许用得上。而且…拿着它,我能隐约感觉到你的状态。”
苏玥微微一怔,接过那枚依旧带着凌烨体温的、微微灼热的碎片,紧紧握在手心。这不仅是研究样本,更是一种承诺和连接的象征。
“你也是…”她低下头,轻声道,“一切小心。”
计议已定,两人立刻行动起来。
凌烨开始为“夜骸”做远航准备。他仔细检查机甲的每一处损伤,利用新学的能量引导技巧进行临时加固,虽然无法彻底修复,但至少能保证长途航行的基本稳定性。他将飞船上一部分备用能源和高能量营养液转移至“夜骸”的储物舱。
苏玥则争分夺秒地将K-23星云的已知数据(少得可怜)和可能存在风险的区域标注出来,输入“夜骸”的导航系统。同时,她将之前从遗迹中获取的、关于高级隐匿共鸣技巧的知识重点整理出来,传输给凌烨。
“记住,遭遇战的话,干扰和误导优先,不要硬拼。”她一遍遍地叮嘱。
“明白。”凌烨将她的嘱咐和知识要点牢牢记下。
分别的时刻很快到来。
“夜骸”矗立在格纳库出口,引擎发出低沉的预热轰鸣。凌烨已经坐进驾驶舱,最后检查着系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