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向下延伸,冷风裹着陈底的金属锈味扑在脸上。陈默抬手,钢笔在指尖一旋,笔尖轻点地面,一道微不可察的符文瞬间渗入水泥裂缝。星轨的反馈立刻传来——前方三米处有压力感应阵列,未激活,但仍在供电。
“别踩中间。”他低声说,脚步向右偏移半步,“地板带电,电压不高,但会触发警报。”
林小满屏住呼吸,紧贴墙壁挪动,扫描仪握在手中,屏幕上的绿光映在她镜片上。李维没说话,机械键盘横在胸前,手指已在键位间游走,试图接入基地的底层通信节点。
通道尽头是一扇弧形门,表面布满蚀刻纹路,中央凹陷处有一个掌印形状的识别区。门边立着一块残破铭牌,字迹模糊,只依稀能辨出“E区·核心档案”几个字。
“这门不是普通合金。”林小满靠近检测,“结构密度异常,像是掺了某种高磁性材料。”
“不止是材料。”陈默蹲下身,用笔尖划过门缝,“锁芯是双轨制,物理机械加精神频率认证。硬撬会引爆内层储能单元。”
李维敲击几下键盘,屏幕上跳出一段乱码。“信号源在门后十米,有个独立服务器阵列还在运行。数据流很慢,像是自动循环备份。”
“那就不是完全断电。”陈默站起身,“说明系统还有自检逻辑,只要不碰触发点,它不会主动攻击。”
他取出那瓶墨水残留溶液,打开盖子,指尖蘸取一点,在空气中轻轻一划。液体没有滴落,反而悬浮成一条细线,微微颤动。
“精神烙印还在。”他说,“‘渡鸦’的意识波动残留比预想的更稳定。”
林小满盯着那条悬浮的液线:“你能用它开门?”
“不行。”陈默摇头,“这是回声,不是钥匙。我们得找到当初录入权限时的原始数据载体。”
三人分头搜索。李维负责终端接口,林小满检查墙体嵌入式存储槽,陈默则沿着通道两侧的管线追踪供能路径。
十分钟过去,毫无进展。
直到林小满在墙角一堆倒塌的文件柜下摸到一块金属板。板面朝下,边缘有烧灼痕迹,背面却完整保留了一块微型存储芯片。
“找到了!”她将芯片拔出,吹掉灰尘,迅速接入量子缓存读取仪。
屏幕闪烁,加载进度条缓慢爬升。
“加密层级很高。”李维凑过来,“军用级嵌套算法,还加了生物神经编码锁。”
“神经编码?”林小满皱眉,“那是用人脑波形做密钥的技术,早就被禁用了。”
“可这里用了。”陈默盯着屏幕,“而且编码特征和硬盘标签上的精神烙印一致。说明‘渡鸦’不仅留下了痕迹,还把自己的思维模式设成了通行凭证。”
“那怎么解?”
“模拟。”陈默闭眼,意识沉入星轨。星云流转,数据洪流冲刷而过,那段从墨水中提取的精神频率被完整调出。他命令星轨将其转化为可注入的信号波形。
“准备接收。”他对林小满说。
她点头,启动同步协议。陈默将钢笔笔尖抵在读取仪接口上,体内生物电能顺着导体流入设备。符文在空中浮现,形成一个环状共振场,将那段精神频率放大并投射进芯片。
屏幕猛然一黑。
随即,一行文字跳了出来:
【项目代号:Eclipse】
【阶段:三】
【状态:中止(非授权终止)】
接着是视频片段的加载提示。
画面亮起的瞬间,三人同时屏住呼吸。
全息影像残影浮现眼前——一间实验室,墙上挂着巨大的维度模型图,几名身穿白袍的研究员围在中央平台旁。其中一人转身,左耳赫然戴着一枚乌鸦形状的钛合金耳钉。
“‘山影’项目只是表层试验。”那人声音低沉,“真正目标是构建跨维度能量虹吸网络。周振海的任务是制造可控混乱,为最终觉醒铺路。”
林小满倒吸一口凉气。
影像继续播放:“代理人已进入预定轨道,矩阵研究按计划推进。一旦聚变临界点达成,现实规则将发生局部坍缩,届时,新秩序自然成型。”
画面切换,出现一份资金流向图。数十个海外空壳公司层层嵌套,最终指向一家名为“深蓝能源”的企业——正是周振海名下的新能源公司。
“他在替别人做事。”李维咬牙,“所有技术突破,都是按指令走的。”
“不是突破。”陈默盯着图表,“是复现。他根本没有原创能力,只是在执行十年前就设计好的步骤。”
影像最后定格在一张全球基地分布图上。十几个红点散落在不同大陆,湘西北猫儿岭只是其中之一。每个点位都标注着相同的项目代号:Eclipse。
屏幕熄灭。
空气仿佛凝固。
“所以……周振海根本不是幕后主使?”林小满声音发紧,“他只是一个执行者?”
“连执行者都算不上。”陈默缓缓开口,“他是工具。就像一把刀,谁握住手柄,谁就是主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