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点整,数万人落座,穹顶下鸦雀无声。
联合国秘书长亲自登台,首先沉痛哀悼了昨夜事故中不幸罹难的工人。
在强调了生产安全的重要性后,会议终于切入正题。
秘书长神情肃穆,声音通过扩音系统回荡在巨大的空间: “2055年2月14日,晚22点整,我们获得了确凿无疑的证据——宇宙中并非仅有我们这一种智慧文明。
在另一个空间,存在着另一个地球。我们暂且称它为‘新世界’。而那里,生活着与我们完全相同的人类。”
“‘另一个地球’?!”
“完全相同的人类?”
台下瞬间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呼和骚动。
秘书长抬手示意安静,“‘新世界’,可以视作我们的平行世界。在那里,存在着和在座各位基因、相貌都‘一模一样’的个体!我们称其为‘异界同源体’。
那个世界的发展轨迹与我们截然不同——他们未曾经历核战,也没有进行新一轮科技革命,其生存环境,大致相当于我们这里四十年前的样子。”
他环视着下方一张张震惊的面孔:“我知道,这听起来匪夷所思,违背了我们过往认知。但我们对宇宙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他指向远处,“连接两个世界的通道,就在距离我们6公里外的巨石塔下面,就请首个发现并探索‘新世界’的程莫良教授,为大家讲述这段奇异的经历。”
七十五岁高龄的程莫良教授嗓音带着一种厚重感:“各位同仁……当我最初意识到巨石塔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户时,我的震惊与你们此刻并无二致。但……这就是事实。
2055年2月14日,大约19时30分,银素岛正值极昼,一道神奇的耀眼白光,从天而降,根部精准地笼罩在的巨石塔上。
我们赶到现场时看到:巨石塔的石壁,如同机械花瓣,正层叠有序地向四周展开!
反复探查后,我们在塔正东方约三百米处的一个不起眼石墩下,发现了一个不知何时嵌入的‘星罗盘’——一个结构精密、可以旋转的装置。
我轻轻转动罗盘,石壁缓缓闭合,那道通天彻地的白光也随之消失。毫无疑问,星罗盘就是启动光柱的钥匙。至于谁是带来星罗盘并启动它的人……无从考证。
当我再次转动星罗盘,不出所料,巨石塔瞬间轰然绽放!那道白光,再次降临!
我们对白光的本质、它的终点充满好奇。最终,我决定亲身踏入其中,一探究竟。
当时我轻轻触碰光壁边缘,一瞬间——一股无形的力量将我攫住!整个人瞬间被“吸”入那光之流!
我感觉自己先是随着光流急速上升,穿过两个扭曲旋转、仿佛连接不同维度的巨大虫洞,随后开始急剧下坠,最终被“抛”到了光柱的另一端。
我走出光柱,环顾四周……我发现自己依然站在银素岛,但目送我的同事、南极基地、穹顶……全都消失了!
死寂的冰原上,只有一艘破冰船在远处孤独地漂浮。我低头看表,时间显示‘00:10’。
这时我才惊觉,进入光柱时,我竟无意中将那些精密的金属设备带在了身上!万幸的是,它们完好无损——至少证明穿越过程并未摧毁它们。
那无边的空旷和死寂带来的恐惧压倒了一切。我几乎是本能地转身,再次冲进了光柱之中……经历了一番同样的‘旅程’,终于回到了这里。
归来的第一时间,我立刻冲向石墩,转动星罗盘,让光柱消失。
无论‘对面’是什么,住着谁……在我们做好准备之前,绝不能让他们先发现我们!”
纪婉慈压低声音问钟达:“为什么那样做?我们的世界即将毁灭,向‘新世界’寻求帮助不行吗?”
钟达摇了摇头,“他们怎么可能拱手让出家园?暴露自己,就是自取灭亡!”
他的话语冰冷,充满了末日生存的残酷逻辑。
紧接着发言的是林岩将军。
“4月5日上午。”林岩的声音通过扩音器回荡,“基地挑选了十名精锐士兵,配备五台智能机器人,驾驶着NH98型隐形战机,再次进入光柱。
NH98是核战后的尖端产物,如果‘新世界’确实落后于我们,它将完全避开对方的雷达网。
行动前,士兵们得到严令:秘密潜入内陆,用二十天时间,摸清新世界的年代、空气、水资源是否适宜我们生存。
通讯信号能否跨越世界壁垒是未知数。因此,光柱开启和接应返航的时间被严格限定:4月25日00:00,我方开启光柱一小时;无论战机是否返回,4月25日1:00必须关闭!若通讯可用,再行调整。最后一条铁律——”
林岩的声音陡然转冷,“倘若士兵被‘新世界’发现并逮捕,随行机器人拥有权限,立即执行击毙。
结果正如所料,士兵们进入光柱后,所有电子信号瞬间中断。直到5月15日00:00,战机终于成功返航!但只回来了九名士兵,队长宋律已经不在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