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房静室的门在身后无声合拢,将张启年那最后一道深不可测的目光隔绝在外。室内重归寂静,唯有那尊紫铜蟠龙丹炉残留的微弱嗡鸣,如同弦音未绝,在醇厚的丹香中缓缓荡漾。
墨离盘坐于云榻之上,体内筑基五层的“木火灵力”奔流不息,圆融自如。七霞蕴神丹的药力已被彻底炼化吸收,那些刻意营造的“伤势”尽数复原,只留下这具更加强韧、更适合承载力量的躯壳。
他目光落向那尊丹炉。
炉高五尺,三足圆腹,稳重如山。紫铜材质历经无数丹火淬炼,温润内敛,却又隐隐透出灼热底蕴。炉壁之上,蟠龙绕柱,龙首高昂,作势吐珠,每一片鳞甲都雕刻得纤毫毕现,龙睛处镶嵌着两点极细微的暗红色晶石,此刻已恢复沉寂。整尊丹炉古朴大气,灵光自蕴,显然绝非凡品,至少也是三阶以上的法器,甚至可能更高。
方才他体内混沌星火本源气机泄露的刹那,此炉的异动绝非偶然。
墨离缓缓起身,走到丹炉前。指尖拂过冰凉的炉壁,神识如同最轻柔的流水,缓缓渗入其中。
初时并无异常,只能感受到炉内积攒的浩瀚丹火之气,以及炉身本身蕴含的坚固阵法纹路,用于聚火、锁灵、蕴丹。这些阵法精妙复杂,远超他目前所学的《基础控火七十二式》,但仍在理解范畴之内。
然而,当他的神识试图探向炉壁内部更深层、尤其是那蟠龙雕刻的核心区域时,却感到了一层极其隐晦、却坚韧无比的屏障!这屏障并非人为设置的禁制,更像是…丹炉材质本身在漫长岁月和无数丹火淬炼下,自然孕育出的某种…灵性自我保护?或者说,是某种更高阶的、已然触及“器灵”雏形的内在法则!
这屏障阻隔了神识的深入探查,却无法完全隔绝墨离那源自混沌本源的感知。他能模糊地感应到,在那屏障之后,在那蟠龙雕刻的核心,似乎隐藏着一点极其微弱的、与整个丹炉浑然一体却又卓然独立的…沉睡意识?以及数道更加古老、更加深邃、与他目前所知的任何阵法体系都截然不同的…法则轨迹!
那轨迹的韵味,竟与他魂火深处的混沌星辰,以及《星火归真诀》的运转大道,有着一丝微不可察的、遥远的共鸣!
墨离收回神识,混沌星眸深处闪过一丝了然。这尊丹炉,恐怕是张启年压箱底的宝贝之一,其来历绝非寻常,甚至可能牵扯到某些上古传承。它方才的异动,并非敌意,更像是一种…对同源高位格力量的本能呼应和…试探?
张启年将他安置于此,固然是为了就近监视,但这尊丹炉的存在,对他而言,或许也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机缘。
他不再尝试强行探查丹炉核心,那必然会惊动张启年。而是盘膝坐在丹炉前,掌心虚按炉壁,开始运转《引火锻身诀》。
被伪装的“木火灵力”缓缓注入丹炉,并非为了生火炼丹,而是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如同溪流汇入大海,去熟悉、去沟通这尊丹炉本身的火元韵律。
时间在静默的修炼中流逝。墨离的心神逐渐沉浸其中,与丹炉之间建立起一种微妙的联系。他不再仅仅是将丹炉视为工具,而是如同面对一位沉默的导师,感受着它百年、千年积累下的火性变化,感受着那些阵法纹路中蕴含的控火智慧。
棱晶印记的蓝光微微闪烁:【丹炉(未知品阶)火元韵律分析中…基础阵法解析度提升至45%…发现高阶聚灵阵残余轨迹(残缺)…发现未知法则波动(微弱,与星辰道则相似度11%)…同步优化《引火锻身诀》运行轨迹…效率提升3%…】
虽是微小的提升,却意味着方向的正确。
---
翌日清晨。 静室石门被轻轻叩响。 墨离收敛功法,睁开眼:“进。”
一名穿着丹堂学徒服饰、面容稚嫩、眼神却颇为灵动的少年端着一个玉盘走了进来,盘上放着几样清粥小菜和灵果,还有一小瓶丹药。 “墨师兄,您醒了?这是师叔吩咐送来的早膳和‘润脉丹’,有助于稳固境界。”少年声音清脆,带着几分好奇打量着墨离。显然,墨离这个以“杂役”身份被张师叔亲自带入丹房静室疗伤又“因祸得福”突破的弟子,已在丹堂底层弟子中引起了不小议论。
“有劳师弟。”墨离点点头,神色平静。 少年放下玉盘,却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眨了眨眼,压低声音道:“墨师兄,我叫小谷,负责丹堂这边的杂事。您要是有什么需要,或者闷了想找人说话,都可以找我。”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张师叔吩咐了,让您好好静养,尽量不要外出。”
墨离看了小谷一眼,这少年眼神清澈,心思灵动,看似热情,实则话语中带着不着痕迹的打探和…监视的意味。是张启年的吩咐?还是丹堂其他有心人的授意? “谢师弟好意,我需静修稳固境界,暂时并无所需。”墨离语气平淡。 小谷笑了笑,也不纠缠,行礼后退了出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