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十年的隆冬,长安的第一场雪刚刚落下,细密的雪花覆盖了朱雀大街的青石板,却驱不散空气中悄然弥漫的不安。西域的风,跨越万里戈壁与雪山,带着沙尘与危机的气息,悄然吹进了这座繁华的都城。
辰时刚过,李逸正在书房整理西域贸易的报表 —— 桌上摊开的账簿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上半年西域商路的香料、玉石交易量,数据还在持续增长,再过一个月,“逸品号” 商队的新一批丝绸就要运往波斯。可就在这时,书房的门被猛地撞开,一个浑身是伤的身影踉跄着冲了进来,身上的粗布衣裳沾满沙尘与暗红色的血迹,脸上布满划痕,正是负责西域商路情报的眼线阿吉。
“李大人!大事不好!出大事了!” 阿吉声音嘶哑,手中紧紧攥着一封皱巴巴的密信,信纸边缘已被鲜血浸透,“怛罗斯…… 怛罗斯要道被封了!大食帝国…… 派了上千人的商队,把路堵死了!”
李逸连忙起身,扶住摇摇欲坠的阿吉,让他坐在椅子上,又让人端来热水与伤药。阿吉接过热水,一饮而尽,才缓过劲来,将手中的密信递向李逸:“这是从石国加急送来的密信,路上怕被大食的人发现,俺绕了三天三夜,还被他们的巡逻队追着打…… 您快看看!”
李逸接过密信,指尖触到信纸粗糙的质感,还能感受到残留的沙尘与血腥气。他展开信纸,上面的字迹潦草却清晰,每一个字都透着紧迫:“大食帝国遣千余商队,携两百骑兵,封锁怛罗斯要道,禁止西域诸国与唐贸易。强令石国、拔汗那等国断绝与唐商往来,违者焚其商铺、掠其货物。唐商数支欲过怛罗斯,皆被扣押,货物尽失。大食放言:西域香料、玉石,此后唯大食专卖,售唐价格三倍于前……”
看到 “价格涨三倍”“商队被扣押” 的字眼,李逸的眉头瞬间紧锁,心中一沉。大食帝国(阿拉伯帝国)近年来崛起的势头他早有耳闻 —— 这个横跨亚非欧的帝国,疆域已扩张到中亚,与唐朝的西域势力接壤,此前虽与唐朝有贸易往来,却始终在暗中较劲,保持着表面的和平。如今突然撕破脸封锁商路,显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有预谋 —— 他们想通过垄断西域贸易,切断唐朝与西域的经济联系,削弱唐朝在西域的影响力,甚至迫使西域小国倒向自己。
“阿吉,你先别急,慢慢说。” 李逸压下心中的焦虑,问道,“你在西域亲眼看到大食商队的情况了吗?他们到底有多少人?装备怎么样?沿途的小国反应如何?”
阿吉捂着胳膊上的伤口,疼得龇牙咧嘴,却还是咬牙回答:“俺在石国城外偷偷看过,大食商队足有一千多人,其中两百多是骑兵,都穿着黑色铠甲,拿着弯刀与弩箭,看着就不好惹。石国国王本来还想跟咱们唐商做生意,结果大食的人把刀架在他脖子上,说要是再敢跟唐商往来,就踏平石国都城。拔汗那、康居那些小国,也都被他们威胁住了,店铺都关了,唐商根本进不了城。”
他顿了顿,语气中满是愤慨:“俺还看到咱们三支唐商队,想趁着夜里从怛罗斯旁边的小路绕过去,结果被大食的骑兵发现了,不仅货物被抢走,商队的人还被绑在路边的柱子上,冻得快不行了…… 俺想救他们,可俺就一个人,根本打不过那些骑兵,只能先跑回来报信。”
李逸的拳头悄悄握紧 —— 那些被扣押的商队,大多是 “逸品号” 的合作伙伴,里面还有不少他认识的商人。他们带着大唐的丝绸、瓷器,本想在西域赚些钱养家,却没想到遭遇如此劫难。更重要的是,怛罗斯是丝绸之路中段的咽喉要道,一旦被封锁,唐朝与西域、波斯、大食的贸易就会陷入停滞,长安、洛阳市场上的香料、玉石价格必然暴涨,甚至可能断供;而大唐的丝绸、瓷器也无法运往西域,无数依赖外贸的工坊、商户将面临倒闭,国库的关税收入也会大幅减少。
“你先下去休息,让医官给你好好治伤。” 李逸拍了拍阿吉的肩膀,“辛苦你了,这次多亏你及时回来报信。”
阿吉点点头,在仆人的搀扶下离开了书房。李逸立刻拿起密信,快步前往皇宫 —— 此事事关重大,必须立刻禀报李治,召集重臣商议对策。
消息传到宫中时,李治正在御花园与苏定方、程处默等武将讨论边疆防务。听闻大食封锁怛罗斯要道,扣押唐商,李治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当即下令:“传朕旨意,召三省六部重臣,即刻到紫宸殿议事!”
半个时辰后,紫宸殿内气氛压抑。李治将密信递给大臣们传阅,当看到 “价格涨三倍”“商队被扣押” 的内容时,大臣们纷纷面露愤慨。
“陛下,大食此举,分明是对我大唐的挑衅!” 苏定方第一个站出来,声如洪钟,“怛罗斯是我大唐西域贸易的命脉,岂能容他们说封就封?若不派兵反击,不仅西域贸易断绝,西域诸国还会觉得我大唐软弱可欺,纷纷倒向大食,我大唐在西域的根基就会动摇!臣请求率军出征,带三万骑兵,定能击退大食商队,打通怛罗斯要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