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许可后,各地书坊纷纷行动起来。洛阳的 “洛阳书肆”、扬州的 “江南印社”、成都的 “蜀锦书坊”,先后翻刻《现代常识入门》,教材很快传遍大唐的主要城镇。在洛阳,工匠们拿着教材中的杠杆原理,改良了锻铁的风箱,将炼铁效率提升了两倍;在扬州,造船师参照书中的浮力原理,设计出更宽大的商船,载重量比之前增加了三成;在成都,农户们按照书中的几何知识,精准丈量土地,避免了以往因土地边界模糊引发的纠纷。
教材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大唐境内,还通过海上贸易与西域商路,悄然传到了海外。广州港的商船在装载丝绸、瓷器时,总会带上几箱《现代常识入门》,作为礼物送给天竺、波斯、大食的商人;西域商队穿越河西走廊时,也会携带教材,与沿途的城邦交换货物。
在天竺的摩揭陀国,一位研究数学的学者偶然得到一本《现代常识入门》,看到书中的阿拉伯数字与几何基础,惊叹不已。他连夜召集弟子,将书中的数学知识翻译成梵文,在天竺的学堂中讲授。“这种数字计数法,比我们传统的符号更简洁,几何原理也能直接用于建筑测量。” 学者在信中写道,随后专门派弟子前往长安,希望能见到李逸,交流数学与天文知识。
波斯的设拉子城,工匠们通过教材中的肥皂制作工艺,用当地盛产的橄榄油与草木灰,改良了传统的制皂技术,制作出的肥皂不仅去污力强,还带有淡淡的橄榄香气,很快在波斯贵族中流行起来。波斯的工匠行会特意写了一封感谢信,通过西域商队送到李逸手中,信中写道:“您传播的智慧,惠及万民。我们的工匠因您的知识而提升技艺,百姓因您的发明而改善生活,波斯与大唐的友谊,也因这些知识而更加深厚。”
在大食的巴格达,商人将教材中的杠杆原理与造船知识介绍给当地的工匠,改良了灌溉工具与远洋船只。大食的哈里发听闻后,专门派人前往长安,希望能与大唐建立 “知识交流” 的渠道,邀请李逸派学者前往大食讲授实用知识。
这些消息传回长安时,李逸正在皇家科学院主持 “技艺科教材研讨会”,与国子监的讲师、工匠代表讨论如何优化教材内容。当收到天竺学者的求见信与波斯的感谢信时,他笑着对众人说:“知识无国界,能让大唐的智慧惠及更多人,也是我们的荣幸。未来,我们可以挑选优秀的技艺科学子,前往海外交流,同时也邀请外国学者来大唐学习,让知识成为连接各国的桥梁。”
研讨会结束后,李逸漫步在皇家科学院的庭院中。冬日的阳光洒在庭院的梅花树上,枝头的花苞含苞待放。他手中握着波斯的感谢信,心中感慨万千 —— 当初编写教材时,他只是希望能为大唐的学子提供一本实用的工具书,却没想到,这本白话文教材会引发如此广泛的影响,从长安的街头巷尾,到海外的城邦国度,都因这些基础的科学知识而发生改变。
回到家中,苏瑶早已准备好晚餐。看到李逸手中的信件,她笑着问道:“又有好消息传来?” 李逸点点头,将天竺学者求见、波斯工匠致谢的事告诉她。“真好,” 苏瑶眼中满是骄傲,“你用知识帮助了这么多人,不仅让大唐变得更强盛,还让其他国家也感受到大唐的智慧与友善。”
李逸握住苏瑶的手,目光坚定:“这只是开始。未来,我们还要编写更多的实用教材,涵盖农学、医学、冶金等领域,让更多的知识传播开来。无论是大唐的百姓,还是海外的友人,都能通过这些知识,改善生活、提升技艺,让整个世界都因知识而变得更美好。”
夜色渐深,长安的灯火照亮了街道。翰墨斋的工坊内,工匠们依旧在加班印刷《现代常识入门》,油墨的香气与纸张的气息交织在一起,弥漫在空气中。李逸站在窗前,望着远处书坊的灯火,心中满是期待 —— 他知道,这本热销的教材,不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颗种子,一颗播撒在大唐乃至世界土地上的 “知识种子”。假以时日,这些种子定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为更多人带来希望与繁荣。
喜欢穿越唐朝当财子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穿越唐朝当财子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