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朝堂争议,力排众议获支持

作品:穿越唐朝当财子|作者:翅膀上的蜘蛛|分类:历史|更新:2025-11-01 08:40:30|字数:8444字

杜如晦的话,让殿内的气氛再次凝重起来。户部尚书王圭也随之出列,补充道:“陛下,杜尚书所言属实。上月户部收到的商税,已比去年同期减少三成,若商路持续中断,下月恐会减少五成。联合回纥共护商路,虽有风险,却是当下唯一能快速恢复商路的办法。臣以为,李侍郎的提议兼顾了民生、财政与边防,实乃良策!”

随着杜如晦与王圭的发声,支持派官员纷纷响应:“臣赞同李侍郎!”“请陛下采纳此计,尽快恢复西域商路!”

朝堂上顿时形成两派对立之势:保守派官员虽不再直接反对,却仍面露疑虑,沉默不语;支持派官员则慷慨陈词,力挺李逸的提议。双方僵持不下,目光都集中在唐太宗身上,等待他的最终决断。

唐太宗坐在龙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心中早已权衡利弊。他深知保守派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 —— 外族部落的忠诚度确实难以保证,历史上也不乏 “养虎为患” 的先例。但他更清楚,当下的大唐,需要的是务实的解决方案,而非因噎废食的保守。

西域商路不仅是贸易通道,更是大唐与西域、中亚联系的纽带。商路中断,不仅影响民生与财政,还会让西域诸国对大唐的实力产生怀疑,甚至被西突厥拉拢,动摇大唐的西域防线。而联合回纥,既能借助其骑兵与地形优势,快速打击西突厥,又能通过贸易绑定双方利益,让回纥成为大唐在西域的 “盟友”,而非 “敌人”。

至于 “逸品犁” 与肥皂的交换,唐太宗也认为李逸的考量十分周全 —— 这些并非军国重器,不会对大唐构成威胁,反而能通过贸易,让回纥更加依赖大唐,形成 “互利共赢” 的局面。

片刻后,唐太宗抬起头,目光变得坚定,声音洪亮地说道:“朕意已决!采纳李逸的提议,派禁军协助回纥打击西突厥,在焉耆、龟兹、疏勒设立‘贸易驿站’,由双方共同守卫!”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保守派官员虽有不甘,却也不敢再反驳 —— 唐太宗的语气中,已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唐太宗继续说道:“李逸,朕命你为‘西域商路联合使’,负责与回纥可汗谈判,敲定合作细节;程处默,你身为禁军郎将,骁勇善战,朕命你率领两千禁军,随李逸前往西域,协助回纥清剿西突厥据点,保护商队安全。”

李逸与站在武将队列中的程处默立刻出列,跪地领旨:“臣遵旨!定不负陛下所托,促成合作,恢复西域商路!”

程处默是程咬金之子,自幼习武,性格豪爽,作战勇猛,曾多次随父出征,对西域地形也有一定了解。此次与李逸搭档,一文一武,正好互补。

唐太宗看着两人,满意地点点头:“你们二人出发前,可从户部支取五万贯经费,用于驿站建设与军队补给;鸿胪寺会为你们准备国书与礼品,务必展现我大唐的诚意。记住,谈判时既要坚守底线,也要懂得变通,以‘恢复商路、共抗西突厥’为核心,切勿因小失大。”

“臣谨记陛下教诲!” 两人再次躬身行礼。

朝会结束后,众臣陆续散去。裴寂与刘政会走到李逸身边,裴寂叹了口气,语气缓和地说:“李侍郎,今日朝堂上,老夫多有冒犯,还望海涵。并非老夫有意阻挠,实在是关乎大唐边疆安危,不得不谨慎。”

李逸连忙拱手:“裴尚书言重了。您的担忧,也是为了大唐江山,臣心中明白。此次前往西域,臣定会小心行事,密切关注回纥的动向,绝不让‘养虎为患’的情况发生。”

刘政会也说道:“李侍郎,关于‘逸品犁’的交换数量,还望你能多加把控,切勿一次性交付过多,以免出现意外。”

“多谢刘侍郎提醒,臣会将每月的交换数量控制在三百把以内,根据回纥的表现,再决定是否增加。” 李逸答道。

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李逸心中松了一口气。虽然保守派仍有顾虑,但至少他们已不再公开反对,这为后续的合作减少了不少阻力。

程处默走到李逸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李兄,没想到你不仅懂经济,口才也这么好!刚才朝堂上,你把裴尚书他们说得哑口无言,真是痛快!”

李逸笑着摇头:“并非我口才好,只是所言皆是事实与利弊。此次前往西域,路途遥远,西突厥又虎视眈眈,还需程兄多多费心,保护商队与驿站的安全。”

“放心!” 程处默拍着胸脯,自信地说,“有我两千禁军在,再加上回纥的骑兵,定能把西突厥打得落花流水,让他们再也不敢骚扰商路!”

两人正说着,王圭与杜如晦走了过来。王圭递过一份文书,说道:“李侍郎,这是户部准备的经费清单与驿站建设规划,你看看是否可行。驿站的选址,我们已与安西都护府沟通,他们会提前派人清理场地,准备建材。”

杜如晦也说道:“吏部已为你挑选了十名熟悉西域语言与风俗的官员,随你一同前往,协助谈判与驿站管理。你放心,朝中之事,我们会帮你盯着,你只管专心完成陛下交给的任务。”

看着众人的支持,李逸心中充满了感动。他知道,此次西域之行,不仅是他个人的使命,更是整个大唐改革团队的期望。只要众人同心协力,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离开皇宫时,雪已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长安的街道上,给白雪覆盖的屋顶镀上了一层金色。李逸与程处默并肩走着,身后跟着携带国书与经费的随从,步伐坚定。

“程兄,我们明日便出发,你看如何?” 李逸问道。

程处默点头:“好!我今日便回营整顿军队,准备粮草,明日清晨在城外驿站集合。”

李逸望着远处的城门,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此次西域之行,注定充满挑战 —— 西突厥的骚扰、谈判的变数、驿站的建设,每一项都需要他全力以赴。但他更相信,只要秉持 “民生为本” 的初心,带着大唐的诚意与实力,定能与回纥达成合作,恢复西域商路的繁华。

而这,不仅是为了逸品轩的货源,更是为了大唐的民生与繁荣。当驼铃声再次响彻西域商路,当西域的香料与玉石重新摆满长安的商铺,当大唐的丝绸与茶叶远销中亚,那时,所有的努力与付出,都将变得值得。

李逸深吸一口气,加快了脚步。他知道,新的挑战已经开始,而他,早已做好了准备。

喜欢穿越唐朝当财子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穿越唐朝当财子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穿越唐朝当财子》,方便以后阅读穿越唐朝当财子第113章 朝堂争议,力排众议获支持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越唐朝当财子第113章 朝堂争议,力排众议获支持并对穿越唐朝当财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