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朝堂封官,实职加身

作品:穿越唐朝当财子|作者:翅膀上的蜘蛛|分类:历史|更新:2025-11-01 08:40:11|字数:8818字

散朝的钟声响起,文武百官依次退出太极殿。李逸刚走出殿门,便被几位身着青色官服的官员拦住 —— 为首的是工部侍郎赵德昌,他今年五十多岁,是工部的老臣,向来推崇 “旧例不可改”,是保守派在工部的核心人物。

赵德昌上下打量着李逸,脸上带着几分倨傲,语气中满是敲打:“李郎中,恭喜上任。不过,老夫可得提醒你一句,工部之事繁杂,工匠管理有《考工记》为依据,农具改良有历代旧例可循,可不是靠些‘新奇点子’就能办好的。”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李逸手中的漆盒,语气带着几分不屑:“你之前改良的那些织布机、水车,虽在小范围有用,却未必适合全国推广。往后在工部任职,还需多向老臣请教,多遵循旧例,切勿擅作主张,以免坏了工部的规矩,耽误了国家大事。”

李逸心中明白,这是保守派的下马威 —— 他们不愿看到自己推行改革,试图用 “旧例” 将自己束缚住。他没有动怒,反而笑着拱手,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坚定:“多谢赵大人提醒。晚辈初来乍到,对工部的事务确实有许多不懂之处,往后自然要仰仗各位大人指点。”

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赵德昌身后的几位老臣,继续说道:“只是,晚辈以为,旧例之所以存在,是为了方便事务处理,为了百姓福祉。若是旧例不利于百姓、不利于工匠,甚至阻碍了技艺的进步,那便该适时调整,而非一味固守。不知赵大人以为,晚辈说得对吗?”

赵德昌没想到李逸如此直接,竟当众反驳自己的 “旧例论”,愣了一下,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冷哼一声,语气生硬:“哼,李郎中还是先熟悉工部的事务再说吧。老夫还有事,先行告辞!” 说完,便带着其他几位老臣拂袖而去,临走前还不忘狠狠瞪了李逸一眼。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李逸无奈地摇了摇头 —— 他知道,未来在工部的日子,绝不会平静。

“李公子!” 一个清脆的声音从殿外传来。李逸抬头,只见苏瑶身着淡绿色襦裙,站在宫门外的柳树下,手中提着一个食盒,眼中满是喜悦。她今日特意早起,带着自己做的桂花糕,来宫里等李逸散朝。

“你怎么来了?宫里规矩多,你不该随便进来的。” 李逸走上前,语气中带着几分责备,眼神却满是温柔。

苏瑶笑着晃了晃手中的食盒:“我跟父亲说想来接你,父亲便跟宫门的侍卫打了招呼。你看,我给你带了桂花糕,庆祝你升官。” 她打开食盒,里面放着几块精致的桂花糕,还冒着淡淡的热气,香气扑鼻。

李逸拿起一块桂花糕,放入口中,清甜的香气在舌尖散开,驱散了朝堂上的疲惫。他看着苏瑶眼中的喜悦,心中满是温暖:“多谢你。这升官之喜,若是没有你在身边,也少了许多滋味。”

苏瑶脸颊微微泛红,轻声说:“李公子,恭喜你!这下,你离通过父亲的考验又近了一步 —— 父亲说,三年内从白身转为实职,你只用了半年便做到了,他很是欣慰。”

“这也多亏了你的陪伴和支持。” 李逸握住苏瑶的手,认真地说道,“若是没有你在疫症中帮忙照料患者,没有你帮我整理防疫方案,我也无法顺利控制疫情。接下来,我要先去工部摸清情况,看看工匠们的难处,比如工具是否落后、待遇是否合理,再琢磨农具改良的事。你之前说的,想在逸品学院加开‘医术班’,教百姓基础的医术和防疫知识,咱们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苏瑶眼中满是期待,用力点头:“好,我都听你的。我这就去逸品学院,跟先生们商议开‘医术班’的事,你在工部也要好好照顾自己,别太劳累了。”

两人并肩走在皇宫的石板路上,晨风吹过,带来柳树的清香。李逸看着身边巧笑倩兮的苏瑶,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工部郎中印信,心中满是坚定 —— 从今日起,他不再是那个只能在国子监旁听的闲职官员,而是手握实权、能为工匠和百姓办实事的工部郎中。他知道,未来会遇到保守派的阻挠,会遇到改革的困难,但只要有苏瑶的陪伴,有陛下的信任,有百姓的支持,他就有信心克服一切障碍。

走到宫门处,苏定方正站在马车旁等候。看到李逸和苏瑶,他笑着走上前:“逸儿,恭喜你。工部的事复杂,若是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随时来找我。另外,你母亲托我给你带了些家乡的茶叶,说是能提神醒脑,你在工部熬夜处理事务时正好能用。”

李逸接过苏定方递来的茶叶,心中满是感激:“多谢苏将军,也替我多谢伯母。晚辈定不会辜负您和陛下的期望。”

苏定方点点头,目光在李逸和苏瑶身上转了一圈,眼中满是欣慰:“你们年轻人的事,我本不该多管,但我看得出来,你们是真心对彼此好。好好干,等你在工部做出更多实绩,我便向陛下请旨,为你们赐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穿越唐朝当财子》,方便以后阅读穿越唐朝当财子第66章 朝堂封官,实职加身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越唐朝当财子第66章 朝堂封官,实职加身并对穿越唐朝当财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