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如今太医令的药方效果不佳,不妨让李逸一试。” 魏徵也上前说道,“李逸行事谨慎,又懂民生,或许能找到控制疫情的方法。”
李治沉吟片刻,点头说道:“好!传朕旨意,命李逸即刻前往城南,协助太医令抗疫,所需人力、物力,长安府和户部需全力配合!”
此时的李逸,正在 “逸品轩” 后院与苏瑶讨论新肥皂的研发 —— 他刚将玫瑰花瓣磨成粉末,加入肥皂配方,制成了第一批玫瑰香皂,正准备明日上市。听闻陛下的旨意,他心中一沉,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换上长衫,准备前往城南。
“李公子,你要小心。” 苏瑶眼中满是担忧,她拿起一方绣着兰草的锦帕,递给李逸,“这帕子里我放了些艾草,据说能驱邪避秽,你带在身上。”
“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 李逸接过锦帕,郑重地说道,“你留在‘逸品轩’,帮我整理一下之前从西域商队那里听来的防疫知识,我有用。”
苏瑶点点头,目送李逸离去,心中满是牵挂。她立刻回到房间,找出李逸之前记录的 “防疫要点”—— 上面写着 “勤洗手、喝开水、隔离患者、焚烧污染物” 等内容,她将这些要点整理成册,准备派人送往城南。
李逸赶到城南时,夕阳已西下。封锁线外,禁军手持长枪,拦住了试图进出的百姓;线内,药棚的灯光摇曳,咳嗽声、哭声此起彼伏,场面混乱而悲壮。李淳风正站在药棚外,眉头紧锁,看着手中的药方,满脸愁容。
“李太医令,晚辈李逸,奉陛下之命前来协助抗疫。” 李逸走上前,躬身行礼。
“李公子?” 李淳风有些意外,随即叹了口气,“罢了,如今疫情紧急,多个人多份力。只是这‘风寒疫’诡异得很,老夫的药方效果甚微,你可有什么办法?”
李逸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跟着李淳风走进药棚。棚内挤满了患病的百姓,有的躺在床上呻吟,有的蜷缩在角落咳嗽,空气中弥漫着草药和汗水的味道,还夹杂着一丝淡淡的腥气。李逸走到一位咳血的老妇身边,仔细观察她的症状,又询问了她家人的情况 —— 老妇的儿子和儿媳也已患病,昨日儿媳刚离世。
“李太医令,晚辈斗胆问一句,这疫症的传播,是否与患者的飞沫、衣物有关?” 李逸问道。
“飞沫?衣物?” 李淳风愣了一下,“老夫只知疫症由邪气引起,从未想过这些。”
“晚辈曾听西域商队说过,有些疫症是由微小的‘病菌’引起,这些病菌会通过患者的咳嗽飞沫、接触过的衣物传播给他人。” 李逸解释道,“因此,要控制疫情,需做到三点:一是隔离患者,将患病百姓集中安置,避免与健康人接触;二是消毒,患者的衣物、器具用沸水煮沸,房间用艾草、苍术焚烧烟熏;三是保护医护人员,为他们准备麻布口罩,避免吸入飞沫。”
李淳风半信半疑:“这些都是西域商队的说法?可靠吗?”
“晚辈不敢保证百分百可靠,但眼下太医令的药方效果不佳,不妨一试。” 李逸语气坚定,“若是能控制疫情扩散,便是对百姓有利。”
正在这时,长安府尹匆匆赶来,手中拿着一份文书:“李公子,陛下有旨,授权你负责城南抗疫的具体事宜,所需物资,官府全力配合!”
李逸心中一沉,也知道这是陛下对他的信任,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他立刻接过文书,对李淳风、长安府尹和禁军统领说道:“事不宜迟,咱们立刻分工:李太医令,您继续调整药方,重点治疗重症患者;府尹大人,麻烦您派人搭建临时隔离棚,将所有患病百姓集中安置,同时组织人手为百姓提供开水和食物;统领大人,麻烦您加强封锁线的守卫,严禁任何人擅自进出,另外派士兵协助消毒和搬运物资。”
“好!” 三人齐声应道,立刻分头行动。
李逸则带着 “逸品轩” 赶来的伙计,开始在城南推行防疫措施。他们先将巷子里的健康百姓转移到隔离线外的临时安置点,再将患病百姓集中到新建的隔离棚中,每个隔离棚只住五人,避免过度拥挤;伙计们带着艾草和苍术,在每个房间焚烧烟熏,又将患者的衣物收集起来,用沸水煮沸消毒;同时,他们还在安置点和隔离棚外,设置了多个洗手点,放置了肥皂和清水,教百姓们用肥皂洗手。
“大家听我说,勤洗手、喝开水、不串门,就能少生病!” 李逸站在高台上,对着百姓们高声喊道,“朝廷已经派了太医来治病,还会给大家送吃的、送药,只要咱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渡过难关!”
百姓们看着李逸忙碌的身影,又看到官府确实在积极抗疫,心中的恐慌渐渐缓解。一位刚被转移到安置点的老农,握着李逸的手,哽咽着说道:“李公子,多谢你啊!若是没有你,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