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壁关内,沸腾的欢呼声浪久久不息,如同积蓄多年的火山终于喷发。士兵们用力捶打着胸甲,穿越者们相拥而泣,就连最顽固的老兵也红着眼眶望向帅府方向。长公主的誓言像一道劈开阴霾的雷霆,在这座饱经战火与猜忌的雄关上空回荡。
然而帅府静室内,气氛却陡然凝重。
陆沉刚刚压下翻涌的气血,还未来得及开口,门外便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亲卫统领周震甚至来不及通传,手持一枚闪烁着紧急红光的玉符疾步闯入,单膝跪地,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殿下!军师!八百里加急!来自皇城的……联名弹劾奏章!经由皇室专用传讯法阵直接送达!”
那玉符之上,密密麻麻浮现出数十个闪耀的名字,为首的“宇文霆”三字,更是猩红刺目,散发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压迫感。
长公主眸光一凝,接过玉符,神识扫过。她原本因誓言而略显潮红的脸色,迅速褪去血色,变得冰白,捏着玉符的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静室内落针可闻,只剩下她略显急促的呼吸声。
陆沉沉默地看着她,并未探听玉符内容,但从未有过的、如此迅速直达边境军前帅府的“联名弹劾”,其内容与意图,已不言而喻。
良久,长公主缓缓放下玉符,抬起眼,那双凤眸之中已尽是冰封般的寒意与一丝压抑的怒焰。她将玉符递给陆沉。
“他们……动作比本宫预想的更快,更狠。”她的声音冷得像铁壁关外的寒冰。
陆沉接过,神识沉入。
玉符内并非简单奏章,而是一份措辞极其严厉、引经据典、罗列罪状的“劝谏书”,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份“最后通牒”。
以当朝太师、保守派领袖宇文霆为首,共计二十七名核心重臣联署。文中直言:
一、 痛斥长公主殿下受奸人(虽未点名,但字里行间直指陆沉)蛊惑,擅启边衅,穷兵黩武,致使铁壁关损兵折将,动摇国本。
二、 严厉驳斥所谓“与穿越者结盟”之荒谬决议,称其“背弃祖制,亵渎血脉,引狼入室”,将导致“国将不国”。强调穿越者乃“妖皇诅咒之载体,祸乱之源”,与之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终将反噬自身。
三、 以“朝野震动,百官惶惶,民心不稳”为由,强烈要求长公主殿下即刻废止一切与穿越者的合作条款,解散所谓“异术院”与“开拓者兵团”,并将“蛊惑人心之奸佞”陆沉锁拿回京,交予三司会审。
四、 最后,更是隐含威胁地表示,若殿下仍一意孤行,拒不采纳“忠言”,为保天穹国祚安稳,联署众臣将不得不“行非常之事”,包括但不限于断绝对铁壁关的一切后勤补给、调动直属中央的禁军“维持皇城秩序”,甚至……提请久已不过问政务的皇室宗老会进行“仲裁”。
这已不是简单的劝谏,而是赤裸裸的政治逼宫!利用长公主远在边境、对朝堂控制力减弱的时机,发动了致命一击。尤其最后提及的“宗老会”,那是由皇室旁系及部分退隐老臣组成的势力,平时隐于幕后,却拥有在认定国君或监国严重失德时进行干预的权力,是悬在每一位统治者头顶的利剑。
宇文霆这一手,极其老辣狠毒。
陆沉放下玉符,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淡淡道:“看来,我们在前线流血的这些时日,宇文太师在后方也没闲着。这份联署名册,几乎囊括了朝中七成以上的实权人物。殿下,压力不小。”
长公主冷哼一声,指尖一缕锐金之气溢出,将身旁的玄铁案几无声无息地削去一角:“压力?他们这是要逼宫!要断送这最后一丝抗妖的希望!粮草、军械、援兵,他们卡着;我们在前方死战,他们在后方拆台!如今见压制不住,便图穷匕见了!好一个‘忠臣’!”
她胸脯微微起伏,显然怒极。但很快,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目光锐利地看向陆沉:“军师如何看待?他们选择在此刻发难,时机拿捏得恰到好处。”
陆沉眼眸微垂,思维在高速运转:“其一,昨夜大战刚歇,关内疲惫,损失惨重,正是我们最虚弱的时刻。其二,殿下刚刚发布誓言,消息尚未完全传开,他们抢先一步将‘大义’名分抓在手中,造成既成舆论压力。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他抬起眼,目光深邃:“他们怕了。殿下的誓言,尤其是给予穿越者合法身份并允许其组建‘异术院’和扩编兵团,触动了他们最根本的利益和恐惧。他们恐惧穿越者带来的未知知识和技术会冲击现有的权力结构和修炼体系,恐惧殿下借此获得一支完全忠于她、不受旧势力掌控的新力量。所以,他们必须在我们站稳脚跟前,以最强硬的手段将这股势头彻底扑灭。”
“其四,”陆沉补充道,语气带着一丝冷嘲,“恐怕也有妖族的‘功劳’。关外妖族大军虽暂退,但诅咒之力犹在,挑拨离间、制造内乱本就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宇文霆等人如此整齐划一、急不可耐地跳出来,背后若没有妖族暗中推波助澜,我是不信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