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作品:玉阶血|作者:沐非|分类:古言|更新:2025-11-27 04:07:01|字数:4544字

对于章洎提出的三策,群臣们议论纷纷,都觉得他过于激进。

章洎声泪俱下道:“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若顾及小节而舍大义,则国将不国!此三策,虽使民众暂苦,实为唯一良方!”

他这般模样,大部分人觉得这是直臣风骨。虽然有的朝臣记恨,但也不敢多说什么。

李琰表面上也露出赞赏之色,却听出来他这三策是包含祸心。

第一策会点燃民怨。战争胜负和时间难料,一旦战事不顺,民众将立刻陷入赋税倍增的困境,对朝廷的期望会迅速转为怨恨。

第二策会扼杀经济活力。重税之下,商贾必然将成本转嫁给百姓,造成物价飞涨,民生日艰;同时,商业凋敝也会导致朝廷长期的税收来源枯竭,让唐国“慢性失血”。

第三策会动摇唐国的社会稳定。昔日三武灭佛固然威风,但也要根据时势而动,不能依样画葫芦。鲁莽地对佛道课以重税,极易激起宗教势力与信众的不满,可能引发民变。

李琰心中洞若观火:若她拒绝这三策,不久就会有人攻击她“优柔寡断,妇人之仁”,从而削弱她的权威,让繁琐内政消磨她的时间精力。

若她采纳策略,唐国必将民怨沸腾,经济凋敝,社会分裂。她即使前线取胜,后方也已起火,大周军队只需稍作等待,唐国便会不攻自乱。

如此歹毒的计划,显然章洎早有准备,难道他这时候已经投向了大周?

李琰心中有了主意,略微犹豫后还是点了头:“这三策是一剂猛药,用的时候要小心谨慎,但用好了也能治病救人。”

李瑾在旁听着微微皱眉,李琰隐晦的向他使了个眼色,他们兄妹之间自有默契,李瑾顿时把反对的话咽下。

群臣们都觉得十分诧异:国主虽然不管事,但他一直潜心修佛,怎么会任由新政来搜刮祸害佛门?

难道真的是宁王一手遮天,她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章洎眼中闪过一道隐晦的兴奋,他又听到李琰提起自己:“章学士,这三件新策还是要着落在你身上,实施的时候也要略有权变,因地制宜。”

“那是当然,微臣必定尽心尽力!”

“在这之前还有一件事情要劳烦你。”

李琰态度温和,显然对他十分信任:“要实行这三策需要一些时日,不能一蹴而就。我需要一人出使洛京,让大周王朝有所麻痹,暂时不对我们动武。”

她目视章洎,“这跟上次派查元方求见魏王不同,乃是正式拜谒天子,论起名望和学识,舍你其谁呢?”

章洎虽然表面平静,心中也有些飘飘然,立刻接受了这一任命。

他看着周围人嫉恨和艳羡的目光,想起自己另有一番际遇,觉得这些昔日的同僚不过是土鸡瓦狗而已。

****

章洎乘坐的大船插了使节的旗帜,一路畅行无阻。没想到路过楚州时却被拦了下来。

铠甲正亮的大周将士将他五花大绑押走。

章洎的发冠和服饰被扯得凌乱不已,顿时有些愠怒:“你们这是做什么?我是唐国的使节,我要去洛京!”

上首一名将领身材魁梧,眼神阴沉,笑容让人不寒而栗:“去洛京做什么?”

“有国书要递!”

章洎昂着头,没有丝毫惧怕。

“既然如此,你也不必去洛京了,直接留下吧!”

“太放肆了,汝等简直是越俎代庖!”

潘磊看着这个拼命挣扎的小白脸文官,冷笑道:“你去洛京也未必能见到陛下。魏王殿下在此,见他也是一样!”

章洎一楞,随即停止了挣扎,略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仪容。

“那还等什么?将军前面带路吧!”

他的口气显得分外熟稔傲然,倒是让潘磊都微微惊了一下。

****

楚州的官衙内显然是另外布置过的,虽然时间仓促,却有一番华贵气派。

章洎被引进来的时候,就见到室内垂下一道竹帘,竹帘另一端似乎有人影坐着。

潘磊朝着竹帘行礼:“魏王,人已带到。”

竹帘后面有人微微嗯了一声,并没有放下手中书卷。

“外臣拜见魏王殿下。”

章洎居然行了大礼,这让带他来的潘磊都有些惊讶:唐国如今跟大周王朝已经撕破了脸,可以说是势如水火。此时若有使节出使,就应该不卑不亢,方显气节。

这个章洎也算是唐国名臣,刚一见面就如此卑躬屈膝,此事很不寻常。

章洎好似看出了两人的疑虑,微微一笑,有种说不出的从容自矜:“好叫两位得知,外臣六年前出使洛京,得蒙陛下青眼,私下早已是大周王朝的臣子。”

这意思是他六年前就已经暗中投降了大周,而且是皇帝亲自劝降的。

潘磊一时不知所措,竹帘后的魏王倒是略一思索后,似乎想了起来。

“孤记得你……”

“当时皇兄质问唐国为何阳奉阴违?你坦然回答:‘此诏实臣所为。犬各吠非其主,臣斯言事李氏,今日有死而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玉阶血》,方便以后阅读玉阶血第一百二十九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玉阶血第一百二十九章并对玉阶血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