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秦朝:皇后神工定山河
一、校场观演:战车之弊
咸阳宫外,阳光如金箔般洒在宽阔的校场上,蒸腾起的热气混着尘土,弥漫在秦军演练的呐喊声中。三百辆战车列成方阵,车轮碾过地面的轰鸣震得大地微微颤抖,战车上的士兵手持丈八长戈,随着车舆颠簸不断调整姿态,却仍有不少人因车身晃动险些失衡,长戈挥舞的轨迹也失了准头。
芈玉身着一身绣着金凤的素色宫装,站在观礼台上,凤眸微蹙,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她并非这个时代的人,来自千年后的灵魂让她对器械有着远超古人的认知。看着战车险些侧翻在凸起的土坡上,她心中愈发笃定:这般战车,若真遇上匈奴的骑兵或是崎岖的边疆地形,恐怕只会成为累赘。
演练结束的号角声响起,士兵们列队退场,留下满地狼藉的车辙。芈玉快步走下观礼台,来到一辆停在一旁的战车前,伸手抚摸着冰冷的青铜车轴,指腹能清晰感受到木纹间的裂痕。“张工头,你来看。”她对着不远处正在清点器械的张碎谷喊道。
张碎谷连忙快步上前,躬身行礼:“娘娘。”他顺着芈玉的手指看去,脸色微微一红,“这车轴确实有些磨损,是属下督查不力。”芈玉摇了摇头,语气严肃:“非你之过。这战车的弊端,不在磨损,而在结构。你看这车轮,辐条过密却无缓冲,车舆与车架直接相连,一旦遇上颠簸,士兵连站稳都难,何谈作战?”
二、议事定策:玄丝之念
回到长乐宫的议事厅,芈玉已让人将工匠们悉数召集。除了张碎谷,还有擅长木工的李墨、精通金属锻造的王铁山,以及专司材料研究的老工匠陈翁。殿内烛火通明,案几上摆满了战车的图纸和各式零件,工匠们围站在四周,神色间满是期待与忐忑。
“今日校场之事,诸位想必也有耳闻。”芈玉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过众人,“大秦铁骑虽勇,但战车作为攻坚利器,若不能改良,迟早会成为战场上的短板。”她顿了顿,起身走到案前,拿起一支毛笔,在宣纸上画出一个螺旋状的图案,“我曾在一本异书中见过,有一种‘弹性之器’,名为弹簧,可缓冲震动,若能将其装在战车底部,必能解决颠簸之弊。”
张碎谷凑近图纸,盯着那从未见过的螺旋图案,眼中闪过一丝惊异:“娘娘,此器构思精妙,只是……用何物才能制成?寻常木材、金属,怕是难以达到这般弹性。”李墨也附和道:“是啊娘娘,就算做出形状,若承受不住战车的重量,一压便断,也是无用。”
芈玉早有准备,从袖中取出一个锦盒,打开后,里面躺着一缕银白色的丝线,在烛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此乃玄丝,是我让人从秦岭深处的千年古桑中寻得的,其韧性远超寻常丝线,水火不侵。”她拿起玄丝,轻轻一拉,丝线被拉长数倍,松手后又瞬间恢复原状,“若能将其淬炼后制成弹簧,想必能承受战车之重。”
陈翁伸手接过玄丝,放在鼻尖轻嗅,又用指甲刮了刮,脸色凝重:“此丝确实奇异,只是淬炼之法颇为棘手。寻常炉火根本无法将其软化,更别说塑形了。”芈玉微微一笑:“这一点我也想到了。陈翁可知‘幽冥灵子’?此乃一种阴寒之力,可与玄丝的阳刚之性相济,或许能助我们淬炼成功。”
三、灵子寻觅:古墓险途
提及幽冥灵子,众人皆是一惊。王铁山忍不住开口:“娘娘,幽冥灵子乃是传说中的阴煞之力,只存在于古墓深穴之中,寻常人根本无法靠近,更别说提取了。”张碎谷也皱起眉头:“而且,咸阳城外的始皇帝陪陵附近,便有一座战国古墓,据说里面不仅有幽冥灵子,还盘踞着守护灵物,十分凶险。”
芈玉站起身,凤眸中闪过一丝坚定:“为了大秦的军事实力,纵使凶险,也需一试。张工头,你带领工匠准备淬炼器具;王铁山,你挑选十名精锐士兵,随我前往古墓提取灵子。”众人虽有担忧,却也深知此事的重要性,纷纷领命而去。
三日后,芈玉身着劲装,腰间佩着一把青铜剑,与王铁山及十名士兵来到了咸阳城外的古墓。古墓入口被藤蔓覆盖,散发着阵阵阴寒之气,刚一靠近,便有几只黑色的蝙蝠扑了出来。“娘娘小心!”王铁山上前一步,挥舞着长戈将蝙蝠驱散。
进入古墓,通道狭窄曲折,墙壁上刻满了诡异的符文,阴风吹过,发出呜咽般的声响。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突然出现一片开阔的墓室,墓室中央的石台上,悬浮着一团淡黑色的雾气,正是幽冥灵子。而在石台周围,趴着几只身形巨大的幽冥狼,眼中闪烁着幽绿的光芒。
“准备战斗!”王铁山大喝一声,士兵们立刻举起长戈,形成防御阵型。幽冥狼嘶吼着扑了上来,锋利的爪子划过空气,带出一阵腥风。芈玉握紧青铜剑,身形灵活地避开一只幽冥狼的攻击,剑刃寒光一闪,精准地刺入了狼的咽喉。黑色的血液喷涌而出,幽冥狼倒地抽搐了几下,便没了动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