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屏的右侧,是米凡的专属休息区,面积约50平方米,和充满科技感的操控区域不同,这里处处透着“地球气息”。最显眼的是一张深灰色的躺椅,椅面是用地球的记忆棉和蓝顿星球的“星羽纤维”混合制成的——记忆棉能贴合人体曲线,星羽纤维则有自动调节温度的功能,不管外界温度如何,椅面始终保持在25℃左右。米凡曾经在一次长时间的监控后,在这张躺椅上睡了4个小时,醒来时没有任何疲惫感,连之前的颈椎疼痛都缓解了不少。躺椅旁边放着一个椭圆形的小桌子,桌子是用地球的胡桃木打造的,表面打磨得光滑如玉,上面放着一杯还冒着热气的营养液——营养液装在透明的玻璃杯里,液体呈淡绿色,里面漂浮着细小的星藻颗粒,散发着淡淡的燕麦香气,这是米凡特意让营养师调配的,既能快速补充能量,又能尝到地球的味道。
小桌子的另一侧,是一个高2米的书架,书架同样是胡桃木材质,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十几本纸质书——在这个全息阅读普及的时代,纸质书已经成了稀缺品,这些书都是米凡从地球带来的,每一本都有特殊的意义。最上层放着一本《地球通史》,封面是深棕色的牛皮纸,边缘已经有些磨损,这是他父亲生前最喜欢的书,父亲去世前,把这本书交给了他,说:“不管走多远,都别忘了地球的根。”中间一层放着几本科幻小说,其中一本《星际漫游》的扉页上,有米凡大学时的签名,那是他第一次对“宇宙”产生向往的开始。最下层放着一本相册,里面夹着他和地球家人的照片,还有几张他在蓝顿星球拍摄的风景照——每次休息时,他都会拿出相册翻一翻,看着照片里家人的笑脸,心里就会多一份坚持的动力。
3. 休息区的沉思:蓝顿建设与艾买尔困境
米凡走到躺椅旁,坐了下来,拿起桌上的营养液,轻轻喝了一口——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带着星藻的清甜和燕麦的醇厚,瞬间缓解了他的饥饿感。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里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康大大的身影——自从康大大代表艾买尔星球的“人惑”族群来到蓝顿星球,已经过去一个月了,这一个月里,康大大几乎每天都会来控制室门口等待,每次见到他,那双红色的眼睛里都充满了急切和期待。米凡知道,康大大心里有多着急,艾买尔星球的“人惑”族群正在遭受刘柳势力的迫害,而他却只能让康大大等。
他睁开眼睛,目光落在书架上的《地球通史》上,突然想起父亲曾经说过的话:“想要保护别人,首先要拥有足够的力量。”这句话此刻像警钟一样在他耳边响起。蓝顿星球的建设才刚刚起步,维和母船虽然已经完成了主体框架,但核心的“反物质引擎”还在调试中——昨天工程师告诉他,引擎的能量输出不稳定,需要至少72小时才能完成最终校准,一旦校准失败,整个母船都可能报废。大宇宙军的组建也不顺利,目前只招募了来自3个星系的2000名士兵,其中一半是没有实战经验的新兵,正在进行模拟对抗训练,想要形成战斗力,至少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如果现在派米王1号航空母船送康大大回去,能解决问题吗?”米凡在心里问自己。答案是否定的——米王1号虽然是目前蓝顿星球最先进的战舰,但刘柳的势力已经掌握了“四核裂变技术”,这种技术能制造出威力远超普通核弹的武器,而且他们还仿造了米王1号,据情报显示,刘柳已经拥有3艘仿造战舰,每艘战舰上都配备了四核裂变导弹。如果米王1号单独前往艾买尔星球,不仅救不了“人惑”族群,还可能被刘柳的舰队摧毁,到时候蓝顿星球就会失去唯一的主力战舰,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米凡又喝了一口营养液,目光转向空间显示屏——显示屏此刻还处于待机状态,表面映出他的倒影,他能看到自己眼底的红血丝,也能看到自己眼神里的坚定。“再等等,康大大,再等72小时,等维和母船的引擎校准完成,等大宇宙军的新兵完成训练,我一定会带着舰队去艾买尔星球,救回你的同胞。”他轻声说,声音不大,却充满了决心。他知道,康大大可能无法理解他的等待,但他必须为整个蓝顿星球,为所有依赖他的人负责,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让所有人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4. 地鹰到访:康大大的蓝色泪水与痛苦倾诉
突然,控制室门口传来一阵轻微的“嗡”声,米凡立刻站起身——这个声音他很熟悉,是康大大操控的地鹰发出的。他快步走到门口,还没等他伸手,生物识别门就自动打开了——他之前给康大大设置了临时权限,只要康大大靠近,门就会识别地鹰的信号,自动开启。
门口,一架银白色的小型飞行器正缓缓驶入控制室,这就是康大大的地鹰——地鹰的外形像一只展翅的雄鹰,体长约3米,翼展约5米,外壳是用“暗物质涂层”制成的,能在飞行时隐形,避免被敌人发现。地鹰采用了蓝顿星球的反重力技术,飞行时几乎没有噪音,只有在靠近时才能听到轻微的“嗡”声,就像地球的蜂鸟在振翅。地鹰的驾驶舱是透明的,米凡能清楚地看到里面的康大大——康大大的外形和人类有些相似,只是皮肤是淡蓝色的,头上没有头发,只有一只红色的眼睛,位于额头中央,这是“人惑”族群的典型特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