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杰拉上前一步,向达尔文递出一个全息数据板,语气简洁:“达尔文将军,您好。目前星际武器工厂的地基已经完成,我们采用了‘分子粘合技术’,地基的强度能承受10级星际风暴的冲击,预计三个月后投产。”
她指着数据板上的生产线模拟图:“投产后,第一条生产线每天能生产1000支暗物质能量步枪,第二条生产线每月能组装10艘‘猎鹰’级战机,第三条生产线则负责‘守护者’级星舰的主炮制造,完全能满足3亿部队的装备更新需求。”
达尔文接过数据板,指尖在上面滑动,仔细查看每一项数据——暗物质能量步枪的射程是普通步枪的5倍,穿透力能击穿5厘米厚的钛合金板;“猎鹰”级战机的速度能达到3倍光速,配备了反导系统和隐身涂层;“守护者”级星舰的主炮威力足以摧毁一颗小行星。
这些装备的性能远超现有大宇宙军的配置,达尔文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有这样的装备,3亿部队的战斗力绝对能碾压任何叛乱势力。”
“不仅如此,训练基地的建设也在同步推进。”安杰拉继续说道,她调出训练基地的进度图,“模拟训练场已经完成了30%,其中荒漠区和失重训练舱下周就能投入使用,风暴区和引力模拟区预计两个月后完工。”
她顿了顿,补充道:“我们还设计了‘全息作战模拟系统’,能模拟不同星球的作战场景,比如卡伦星球的丛林地形、奥拓星球的冰原环境,让士兵在训练中就能熟悉实战环境,减少战时的伤亡率。”
达尔文听到“卡伦星球”这个名字,眉头微微一挑,他之前隐约听过这个星球的战乱,但具体情况并不清楚,此刻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询问:“安杰拉科长,卡伦星球的战乱到底是怎么回事?刚才博士提到过,似乎和本土驻军有关。”
安杰拉的表情微微一沉,语气也变得严肃起来:“确实,卡伦星球的悲剧就是本土驻军失控导致的,这也是我们制定维和规则的重要参考。”
米凡看着两人的对话,适时开口:“卡伦星球的事情,安杰拉比我更清楚,让她给你讲讲细节吧。了解过去的教训,才能更好地制定未来的规则。”
他靠在指挥椅上,目光再次投向头顶的星图,卡伦星球的标记在星图上只是一个小小的红点,但在他心中,这个红点却代表着一段惨痛的历史——大宇宙共同体成立初期,因为规则不完善,付出的沉重代价。
安杰拉点了点头,调出卡伦星球的历史资料:“卡伦星球盛产‘星髓’,这是制造超光速引擎的核心材料,价值连城。大宇宙委员会成立后,派卡伦星球的本土部队负责维和,当时的部队长官叫雷诺,是卡伦星球最大财团的女婿。”
她的手指在资料上滑动,调出雷诺的照片——那是一个穿着军装的男人,眼神中带着一丝贪婪,嘴角的笑容显得有些傲慢。
3. 维和驻军的铁律与卡伦星球的前车之鉴
“雷诺利用职务之便,和本土财团勾结,私下垄断了星髓矿脉的开采权,将大部分星髓卖给黑市,中饱私囊。”安杰拉的声音带着一丝愤怒,“大宇宙委员会发现后,要求雷诺停止违法行为,归还矿脉控制权,但雷诺不仅不听,反而煽动部队叛乱,声称‘卡伦的资源要由卡伦人掌控’。”
她调出当时的战斗影像——画面中,卡伦本土部队的星舰向大宇宙委员会的巡逻舰开火,矿脉周围布满了叛军的防御工事,平民被迫参与战斗,整个星球陷入一片混乱。
“当时大宇宙军还没有现在的规模,只能从其他星球抽调部队组成远征军,但远征军不熟悉卡伦星球的地形——卡伦的丛林里有能吞噬星舰的‘噬星藤’,大气层中还有干扰通讯的‘电磁云’,导致远征军损失惨重。”
安杰拉的手指在影像上暂停,画面中一艘远征军的星舰被噬星藤缠绕,舰体逐渐被分解,船员的惨叫声透过通讯器传来,让人不寒而栗:“这场战乱持续了三年,远征军损失了10万士兵,卡伦星球的星髓矿脉几乎被摧毁,经济倒退了十年,至今都没恢复过来。”
达尔文看着影像,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从未想过本土驻军失控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不仅是军事上的损失,更是对星球文明的毁灭性打击。
他终于明白米凡为什么会制定“本土部队不驻本土”的规则,这不是凭空想象,而是用鲜血换来的教训:“原来如此,难怪博士会如此重视驻军规则。如果蓝顿星球的部队留在蓝顿,万一有人像雷诺一样被利益诱惑,后果不堪设想。”
米凡轻轻点头,语气严肃:“没错。本星球的人在本星球驻扎,很容易和本土的势力结盟,甚至被利益收买,发动叛乱。卡伦星球的例子已经足够惨痛,我们不能重蹈覆辙。”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未来3亿大宇宙军,会按照‘跨星球驻扎’的原则部署——蓝顿星球的部队派往奥拓星球,奥拓星球的部队派往卡伦星球,卡伦星球的部队派往其他星球,形成一个循环,从根源上杜绝本土势力勾结的可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