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耳洲的矿产资源最为丰富,必须优先划归中央管控,才能支撑后续的基础设施建设。”老可将军手持一根金属指挥棒,指着地图上的大耳洲区域,语气坚定。老可将军手中的指挥棒长约一米,主体为银色金属材质,表面刻着细密的防滑纹路,顶端镶嵌着一颗红色的能量水晶,水晶在荧光石的映照下闪烁着红光。他将指挥棒重重地顿了顿地面,发出“咚”的一声闷响,以此强调自己的观点。大耳洲位于蓝顿星球的东北部,形状酷似一只巨大的耳朵,因此得名。那里蕴藏着丰富的铁矿、铜矿、金矿以及稀有的能源矿石,是蓝顿星球重建不可或缺的资源宝库。老可将军作为军队的后勤负责人,深知资源对重建的重要性,他担心如果资源分散管理,会导致开采效率低下,甚至出现争抢资源的混乱局面。他的眼神锐利,盯着地图上的大耳洲,语气不容置疑,仿佛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将这片区域牢牢掌控在中央手中。
3. 不同立场的交锋
他的指挥棒顶端闪烁着红色光点,在地图上的铁矿分布图上停留许久,眉头拧成一个川字,显然对资源问题极为看重。那红色光点如同跳动的火焰,在标有“特级铁矿”的区域来回移动,仿佛在强调这片资源的重要性。老可将军的指关节因用力握住指挥棒而微微泛白,他深知蓝顿星球重建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矿产支撑——修建悬浮道路需要高强度合金,重建能源站需要稀有矿石,甚至民众的日常用具都需要基础金属。他回想起灾难后军队因资源短缺而难以维持秩序的日子,心中更坚定了掌控资源的决心,语气也随之加重:“若是资源旁落,重建计划就是空谈,到时候别说基础设施,连民众的基本生活保障都成问题!”
童童尔汗将军则摇了摇头,反驳道:“不行,大耳洲的人口密度最高,若只注重矿产开发,会忽略民众的居住需求,应该先划分出居民生活区,再考虑资源开采。”他向前迈出一步,身体微微前倾,语气中带着急切。作为常年负责民生事务的将军,他脑海中浮现出临时安置点内民众拥挤的场景——帐篷密密麻麻地搭建在废墟旁,孩子们在尘土中奔跑,老人们蜷缩在角落咳嗽,饮用水需要限量供应。这些画面像针一样刺痛着他的心,让他无法认同只重资源不重民生的规划,“民众是星球的根本,若连安稳的住所都没有,就算有再多矿产,又如何凝聚人心重建家园?”
这位以民生为重的将军,手指轻轻点在地图上标记着“临时安置点”的区域,眼神中带着对民众的担忧,声音里满是不容退让的坚持。他的指尖划过那些密集的绿色图钉,每一个图钉都代表着上千名流离失所的民众。“你看这里,”他指着大耳洲中部的一片区域,“仅这一处安置点就挤了五万人,周边的水源已经开始出现污染迹象,再不规划生活区,恐怕会引发疫情。”童童尔汗将军的声音有些沙哑,那是连日来奔波于各个安置点呼喊调配物资留下的痕迹,“资源开发可以缓一缓,但民众的生命健康不能等!”
达尔文将军站在一旁,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着更长远的问题:“两位将军说得都有道理,但我们不能只考虑当下,还要防备可能出现的外部威胁,军事防御区的规划必须放在首位。”他推了推鼻梁上的智能眼镜,镜片上立刻切换出蓝顿星球周边的星际航道模拟图。作为星球的军事战略官,他始终对星际间的未知威胁保持警惕,陨石雨灾难让星球的防御体系几乎瘫痪,若是再遭遇外星势力入侵,后果不堪设想。“没有坚固的防线,就算有充足的资源和安稳的住所,也不过是待宰的羔羊,”他语气严肃,“我们必须在资源开发和民生建设的同时,优先构建防御屏障。”
他伸手在地图边缘的“星际航道示意图”上划过,那里标注着几处可能存在危险的空域,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示意图上用红色虚线标注出三条狭窄的星际航道,这些航道是外星飞船进入蓝顿星球的主要路径,也是防御的薄弱环节。“根据历史数据,这几处航道曾出现过不明飞行物,”达尔文将军的指尖停留在一处名为“暗礁带”的空域,“陨石雨过后,我们的雷达监测范围缩小了三分之二,若是敌人从这里突袭,我们根本没有反应时间。”他的眉头皱得更紧,智能眼镜上闪烁的数据流仿佛在印证他的担忧,“军事防御区必须覆盖这些航道入口,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拉拉木皇帝揉了揉太阳穴,正准备开口协调三人的意见,突然,大殿顶部的水晶吊灯毫无征兆地闪烁了一下。连续的争论让他感到有些疲惫,太阳穴突突地跳着,他原本想提出一个折中方案——先划分出小部分区域进行资源开采,同时在周边规划临时生活区,军事防御则先搭建简易预警站。但还没等他组织好语言,那盏由一百二十八块水晶拼接而成的吊灯便出现了异常。这盏吊灯是灾前皇宫的遗物,象征着皇室的延续,平日里一直稳定发光,此刻的闪烁让他心中莫名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悄然蔓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