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狂热与审视:复制体的欢呼与突安的暗察
台下的复制体们瞬间沸腾,他们举着掌心大小的便携数据终端 —— 终端外壳由 “轻质钛铝合金” 制成,重量仅 50 克,相当于 3 枚蓝顿星 “通用硬币” 的重量,长时间握持也不会疲劳。外壳上印有 “星际社科院” 的银色标志,标志是一个环绕着星球的望远镜图案,下方刻着一行小字 “探索宇宙,服务文明”,字体是用波长 1064 纳米的激光雕刻的,雕刻深度为 0.1 毫米,摸上去有细微的凹凸感,能通过触觉快速识别身份。屏幕采用 “柔性 OLED 技术”,可弯曲度达到 180 度,即使不小心折叠也不会损坏,屏幕上跳动的蓝色光点是 “文明共鸣符号”,每个光点代表一个复制体的意识波动,随着人群的挥舞连成一片流动的星海,光点碰撞时会发出 “叮咚” 的细微声响 —— 这种声音的频率为 3000 赫兹,是人类与蓝顿人共同喜爱的 “愉悦频率”,像宇宙中的星体碰撞时产生的引力波音效。
有人激动地将终端举过头顶,屏幕蓝光在他们脸上跳跃,映出眼底闪烁的憧憬,甚至能看到他们瞳孔中倒映的星海 —— 那是终端屏幕与全息投影的双重映射,让他们仿佛真的置身于宇宙之中;有人相互拥抱,肩膀因过度激动而微微颤抖,颤抖的频率与他们心跳的频率一致,手臂上的 16 位 “身份识别码”(每个复制体的专属标识)在灯光下泛着冷光,识别码的前 4 位代表他们的 “诞生批次”,比如 “2307” 代表 23 年第 7 批诞生,后 12 位则是随机生成的唯一编码,编码中隐藏着他们的基因序列信息;还有人迅速掏出 “量子记录笔”—— 这支笔的长度为 15 厘米,直径 1 厘米,笔尖内置微型 “声电转换传感器”,能实时收录声音并转化为文字同步到终端,误差率低于 0.1%,即使在 100 分贝的嘈杂环境中,也能通过 “噪音过滤算法” 精准过滤掉背景噪音,只保留演讲者的声音。笔尖划过纸面的 “沙沙” 声,与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热烈的文明赞歌,连大厅顶部的透光合金,似乎都因这份热情而微微发亮 —— 那是声波振动引发的合金共振,让透光率在瞬间提升了 0.5%。
没人注意到王侃侃眼角的余光始终锁在角落的突安身上,他的目光像一根无形的线,每隔 10 秒就会悄悄瞟向那个方向,每次瞟动的时间不超过 0.5 秒,避免引起他人注意。突安双手背在身后,身体微微前倾 15 度 —— 这是蓝顿人专注时的本能姿态,能让耳后的 “声感绒毛” 更敏锐地捕捉周围动静,他的 “声感绒毛” 呈淡蓝色,长度约 1 厘米,根部有 1000 个以上的神经末梢,此刻正以每秒 5 次的频率微微颤动,像风中的细草,颤动的幅度越大,代表捕捉到的声音信息越复杂。他的眼神锐利如刀,快速扫过台下的复制体,目光在凡凡米的位置刻意停留了 2 秒 —— 凡凡米正低头记录,手指在终端屏幕上以每秒 3 次的速度快速滑动,屏幕上显示的是演讲内容的思维导图,他似乎对周围的狂热有些疏离,眉头微微皱起,像是在思考演讲中的逻辑漏洞,这份 “冷静” 让突安更加警惕。
他曾通过 “暗影情报网” 得知,凡凡米是米凡最信任的助手,对时空波动的敏感度远超常人,甚至能察觉 0.01 赫兹的能量异常 —— 这种敏感度相当于能听到宇宙中最细微的 “星震声”,而星震产生的能量波动通常只有 0.005 赫兹。这让他不得不警惕 —— 若凡米凡发现调研计划的破绽,后续用工业生物打印技术制造 “超级核电池” 的交易将彻底失控,而这种核电池能为蓝顿星的 “星际战舰” 提供 100 年的能量,是他们称霸周边星系的关键。突安的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大腿外侧,节奏与卫队 “脉冲步枪” 的能量循环频率一致 —— 脉冲步枪每 3 秒会完成一次能量蓄积,蓄积时枪身会发出 1 赫兹的低频振动,他的敲击恰好与之同步,这是蓝顿人 “保持戒备” 的潜意识动作,通过肢体节奏与武器能量的共鸣,维持战斗状态的警觉性。他在心里快速评估:复制体们擅长科研却缺乏战斗经验,平均战斗指数仅为 15(蓝顿卫队士兵的战斗指数为 80),若发生冲突,卫队的脉冲步枪能在 30 秒内释放频率为 50 赫兹的麻痹射线,射线会让人体肌肉暂时僵硬,持续时间 5 分钟,完全控制局面,无需过度担忧。
王侃侃显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他在演讲中特意加入了一句:“在此要特别感谢突安陛下对调研工作的支持,陛下的远见让我们的跨文明合作更有底气。” 说这句话时,他刻意转向突安的方向,上半身微微前倾 10 度欠身,姿态恭敬而不卑微,既将突安推到 “合作者” 的位置,降低对方的警惕,又向复制体传递 “突安认可计划” 的信号,避免他们产生不必要的疑虑。他的手指在背后悄悄按了一下腰间的 “信号抑制器”—— 这个指甲盖大小的设备由 “电磁屏蔽材料” 制成,能屏蔽 10 米内的所有电磁信号,屏蔽范围呈圆形扩散,正好覆盖他周围 10 米的区域,防止有人偷偷用 “微型录音设备” 录制演讲内容 —— 毕竟这场 “动员”,从始至终都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表演,复制体们以为的 “文明使命”,不过是他与突安交易的 “幌子”,他真正的目的是通过调研设备的纳米芯片,掌控复制体的动向,确保交易顺利进行。按下抑制器的瞬间,他能感觉到设备传来的微弱震动 —— 这是 “屏蔽启动” 的机械反馈,震动频率为 5 赫兹,只有他自己能通过衣物的触感察觉,他悄悄松了口气,继续用激昂的语气说着后续的 “调研安排”,声音中的热情与背后的算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像蓝顿星的双日,一面光明,一面灼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