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德邦拉覆灭:酒色陷阱与文明的沉沦
这些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最终定格在德邦拉家族覆灭的画面:那曾统治蓝顿星球三千年的皇族,铠甲上的鎏金还泛着冷光,在宫殿的 “能量灯”(发出柔和的蓝白色光芒,模拟蓝晶星的光线,这种光线能让蓝顿人保持清醒的思维)照射下折射出细碎的光点,如同散落的星辰;肩甲处象征权力的 “双日徽记” 却蒙着厚厚的尘埃 —— 据宫中老侍从回忆,徽记至少有 50 年没被擦拭过,尘埃厚度达 2 毫米,几乎掩盖了徽记的原本模样,只有用 “星尘毛刷”(刷毛由星尘合金纤维制成,柔软且不易掉毛)仔细擦拭,才能隐约看到双日交错的轮廓。徽记中央的 “蓝晶宝石” 因长期沾染酒渍,从澄澈的湛蓝色变为浑浊的灰紫色,宝石表面的细微裂纹如同蛛网,共有 12 道 —— 这意味着德邦拉家族的能量场强已下降 120%,彻底失去了统治的能量基础。蓝顿星的宝石学家曾在《蓝晶图鉴》中记载:“蓝晶宝石的状态与持有者的能量场强绑定,裂纹每增加一道,代表能量场强下降 10%,当裂纹布满表面时,家族能量便会彻底流失,宝石会失去所有光泽,沦为普通石头,敲击时声音从清脆变为沉闷。” 突安闭上眼,指尖在石壁上用力按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留下淡淡的红痕,仿佛想将这屈辱的记忆按回历史深处,让石壁的冰凉抚平心中的灼痛。他的呼吸变得急促,从每分钟 62 次升至 80 次,胸腔微微起伏,右肺储存的能量开始躁动,体表泛起淡淡的蓝光 —— 这是蓝顿人情绪激动时的典型表现,蓝光的亮度与情绪激烈程度成正比,此刻的亮度已达到中等水平(约 500 流明),说明他内心正处于愤怒与痛心的交织中,如同即将爆发的火山。
王侃侃教会蓝顿人的酿酒技术,此刻成了突安心中最锋利的刺,每想起一次,就如同被刺扎一下,疼痛难忍,连呼吸都带着轻微的滞涩感,仿佛喉咙里卡着细小的星尘颗粒。那种琥珀色的酒液在贵族银杯中摇晃时,细密的泡沫下藏着致命的陷阱 —— 它由地球麦芽(经蓝顿星 “双日辐射” 处理后,糖分含量提升 20%,辐射时间需控制在 2 个蓝顿时,过长会导致麦芽中的蛋白质变性,产生苦涩的 “焦糊味”,影响酒液口感)与蓝顿星 “甜浆果” 混合发酵而成,发酵过程必须加入蓝顿星独有的 “暖雾酵母”。这种酵母仅存活于暖流峡谷的地热蒸汽中(温度需维持在 32℃-35℃,湿度 80% 以上,若温度低于 30℃或湿度低于 70%,酵母会进入休眠状态,细胞活动率降至 10% 以下,需重新置于适宜环境中 12 小时才能唤醒,唤醒后活性需通过 “酵母检测仪” 确认,活性超过 90% 才能用于发酵),离开峡谷环境后存活不超过 2 小时,这也是美酒仅能在蓝顿星酿造的原因,成为贵族炫耀身份的资本,甚至有贵族以 “每日饮用量” 作为攀比的标准,最多的一位贵族 —— 德邦拉皇帝的弟弟 “卡伦伯爵”,每天要喝掉 5 升酒液,饮酒时还需异星女子为其斟酒,场面极尽奢靡。暖雾酵母能将甜浆果中的 “蔗糖分子” 转化为特殊的 “迷醉分子”,分子结构呈螺旋状,直径约 5 纳米,恰好能嵌入蓝顿人脑部 “决策神经元” 的受体中,如同钥匙插入锁孔,精准控制神经元的活动,抑制理性思维区域(前额叶皮层)的信号传递,同时放大愉悦中枢(边缘系统)的信号。
初期饮用时,迷醉分子会放大愉悦中枢的信号,让饮用者产生 “思维迟缓的满足感”,仿佛全身的神经都浸泡在温暖的泉水里,连时间流逝都变得缓慢 —— 原本 1 个蓝顿时(约等于地球 1.5 小时)的时间,在饮用者感觉中如同 10 个蓝顿分(约等于地球 9 分钟),做任何事都觉得 “不急不慢”,甚至会忘记重要的政务。宫中侍从曾记录,有位大臣在饮酒后,竟忘记参加关乎边境安危的朝会,直到第二天酒醒才意识到失误;但连续饮用超过 10 个蓝顿日后,分子会开始侵蚀神经元突触,导致突触末梢的 “信号传递蛋白”(如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减少 30%,削弱判断能力,甚至让蓝顿人失去对 “双日节律” 的感知 —— 这是蓝顿人维持生理平衡的关键,双日节律紊乱会导致右肺能量储备效率下降 50%,严重时甚至引发器官衰竭,出现 “能量枯竭症”。这种病症的初期症状是疲劳乏力,后期会逐渐失去体力,肌肉萎缩,最终在昏睡中死亡,且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宫中太医曾解剖过因长期饮酒死亡的贵族 —— 前财政大臣 “维恩”,发现其脑部决策神经元的突触数量比正常人少 40%,突触间隙从正常的 20 纳米扩大至 35 纳米,信号传递效率大幅降低;右肺的能量储备细胞几乎完全萎缩,如同干瘪的葡萄干,失去了原本的饱满形态(正常细胞直径约 10 微米,萎缩后仅 5 微米),细胞内的 “能量颗粒”(储存能量的细胞器)数量不足正常人的 10%,无法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