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凡的指尖轻轻敲击讲台,节奏与公式推演的步骤完全一致,每一次敲击,讲台上的 “时空共振灯” 就会亮起一盏,从红到蓝,依次递进:“王院长,你该记得‘宇宙自洽定律’的第三条 —— 万物既是创造者,也是被创造者,两者之间存在‘时空依存关系’。就像恒星创造行星,行星的轨道却永远受恒星引力束缚,不会脱离既定轨迹;我们创造新人种,他们的基因序列中永远刻着‘创造者印记’—— 一种由核因微子运动频率决定的‘时空枷锁’,这种印记会让他们的生理极限始终比我们低 10%,无论是身高、寿命还是思维速度,都无法超越我们的上限。” 他顿了顿,量子谐振戒突然投射出一段全息影像:画面中,两个粒子相互环绕,蓝色粒子代表创造者,红色粒子代表被创造者,无论蓝色粒子如何加速,红色粒子始终保持着固定的距离,既不远离,也不靠近,“这就是自然科学的铁律,它比任何社会契约、道德规范都更可靠,因为它根植于宇宙的基本逻辑,不会因个体意志而改变。”
德籍特研科员阿德曼推了推鼻梁上的 “多维光谱眼镜”,镜片上闪过一串密密麻麻的数据 —— 这副眼镜能分析物体的量子状态,此刻正解读着全息影像中粒子的运动参数。“博士,您是说,人类无法从物质上超越自己,根源就在于这种‘创造者与被创造者’的绑定关系?” 他的声音带着严谨的学术气息,“那哲学意义上的‘自我超越’,比如认知维度的提升、精神境界的突破,是否也受这种绑定的限制?”“完全正确。” 米凡点头,指尖在空中划出两道平行的线,“哲学意义上的‘升华’,是在同一物质基础上的认知拓展,就像在同一平面上画更复杂的图案;但自然科学中的‘超越’,需要打破核因微子的运动阈值,这相当于要把平面图案变成立体模型,需要更高级的文明技术作为支撑 —— 而这,绝非我们创造的新人种可以企及。打个比方,我们能教会新人种使用‘时空修复仪’,却永远无法教会他们理解‘时空修复仪’背后的‘统一场论’,因为他们的基因决定了他们的认知上限。”
航向争议:中央系与蓝顿星球的抉择
加籍特研科员约瑟夫的声音带着好奇,他的 “星际探索服” 袖口还别着一枚 “未知星球标本夹”,里面装着上次任务采集的火星岩石样本:“那新人种会是什么样子?他们的身高、寿命,真的能比我们翻倍吗?会不会出现我们无法预测的生理特征,比如额外的肢体或者特殊的感官?” 米凡抬手调出 “时空参数模拟图”,全息屏幕上瞬间展开一张复杂的星图,不同星域用不同颜色标注,旁边附带详细的时空流速数据:“这取决于受孕时的‘时空坐标’。在金河系的时空流速下(约为地球时空的 1.5 倍),新人种的身高会达到 3-4 米,寿命突破 200 地球年,生理特征与我们基本一致,只是比例更修长;若在更遥远的‘暗星带’受孕(时空流速为地球的 2 倍),他们的身高可能达到 5 米,寿命突破 300 年,皮肤会呈现淡蓝色,这是为了适应暗星带的低光照环境。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 在他们面前,我们都会显得像‘时空矮子’,因为他们的时空感知能力比我们更强,能看到我们无法察觉的‘时空褶皱’。”
这番话没有换来预期的掌声,只有稀稀拉拉的响动,像风中摇曳的星尘,消散在宇会厅的空旷中。米凡的量子谐振戒微微发烫 —— 这枚戒指内置了 “情绪感知芯片”,能通过周围人员的脑电波频率,计算出 “怀疑指数”,此刻戒面显示的数值已突破 60%,红色的警示灯开始缓慢闪烁。“大家不必疑虑。” 他的声音柔和了些,抬手关闭了戒面的警示灯,“所有推论都基于‘统一场论时空映射模型’,这个模型已经通过了 1000 次模拟实验的验证,误差率低于 0.01%。米王 1 号的每一次跃迁,都会为我们验证这些数据,我们会实时调整‘时空生育计划’的参数,确保新人种的诞生完全符合预期。” 他顿了顿,看向厅内的众人,目光扫过每一张或疑惑、或不安、或好奇的脸,“我知道这个计划很激进,甚至有些颠覆认知,但星际探索从来不是一条平坦的路,我们需要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才能在宇宙中找到人类的新未来。”
他侧身拉住身旁的王平米,后者的 “宇宙王徽章” 正散发着金色光芒 —— 这枚由 “星际联盟议会” 颁发的徽章,采用了 “超新星核心金属” 打造,表面刻着代表 12 个加盟文明的符号,是最高领导者的权力象征。“现在,有请我们的联盟统帅王平米,宣布启航目标。” 米凡的声音刚落,热烈的掌声终于响起,比之前响亮数倍,穹顶的星图也随之切换,从银河系旋臂转向一片从未被标注过的星域,这片星域以蓝色为主色调,中心有一颗散发着柔和光芒的星球,周围环绕着 8 颗卫星,像一串璀璨的项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