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侃侃的手指触到杯壁时突然愣住,这个温度让他想起十年前在科学院当实习生时,老周也是这样递给他一杯温茶,当时他正因为公式推导错误被王平米训斥。茶水入口的瞬间,他后颈的神经监测贴突然亮了一下——那是米凡团队研发的“情绪稳定贴“,此刻正显示他的焦虑指数下降了 17个百分点。“周师傅,这茶...“他咂咂嘴,“和当年味道一模一样。“
老周笑了,眼角的皱纹里藏着蒸汽的水珠:“茶是新茶,但泡茶的水,是用你王院长当年送的陨石壶烧的。那壶里的矿物质,能让水记住喝它的人。“他指了指杯底沉着的银杏叶茶漏,叶脉的纹路与王侃侃昨夜推导的曲率参数图惊人地相似,“米博士说,宇宙的答案藏在所有相似的纹路里,就看你能不能喝出茶里的公式。“王侃侃低头看去,茶水表面的张力形成的弯月面,恰好与他计算的虫洞入口曲率吻合,不禁打了个寒颤。
二、星图残片与思想动员会
上午九点,思想动员会在主舱大厅举行。三百把悬浮座椅按北斗七星的方位排列,每个座位的扶手上都嵌着一块迷你星图屏,屏幕边缘的荧光纹路会随着人体生物电的变化调整亮度——这是舒美丽团队的杰作,能实时监测听众的专注度,当注意力分散时,屏幕会自动释放α波诱导专注。王平米走上讲台时,鞋底的传感器自动激活了地面的全息投影,整个大厅瞬间被猎户座星云的影像笼罩,淡紫色的星云气团在人们头顶缓缓流动,其旋转角速度严格遵循“开普勒第三定律“,连星云的密度分布都与米凡计算的“多重宇宙物质迁移模型“完全吻合,误差不超过 0.001个天文单位。
“我们还有十二小时启航。“他的声音通过遍布大厅的纳米扬声器扩散,每个字都带着星云般的厚重质感,“但我今天不讲引擎参数,只讲三个故事。“他抬手在空中划出三道光痕,星图屏上同步亮起三个红点,“第一个故事关于 2017年的'旅行者号'——它携带的金唱片里,没有武器图纸,只有地球的海浪声。当时 NASA的科学家说,要让宇宙知道,人类首先是会唱歌的生物,不是会开枪的生物。“全息投影突然切换,金唱片的纹路在众人眼前展开,那些螺旋状的凹槽里竟浮现出地球的海岸线,像枚刻在星空中的指纹。
米凡坐在第三排靠窗的位置,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上的星图——这个动作的频率是每秒 3.14次,恰好是圆周率的前三位,也是他思考时的“思维频率“。邻座的舒美丽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她的指甲在他手背上划出一个微小的“Ω“符号——那是他们私下约定的“冷静代码“,源自米凡提出的“宇宙边界函数“,意为“所有变量终将回归平衡“。米凡转头时,看见女孩耳后的温度传感器正泛着淡淡的粉色,这个颜色对应的体温是 36.7摄氏度,是她心算进入最佳状态时的特征温度。她的睫毛上还沾着昨晚调试设备时的金属粉尘,在全息光线下闪着细小的光,像落了片星尘。
“第二个故事,关于达赖小姐带来的星图残片。“王平米的目光转向坐在第一排的达赖,她正用指尖摩挲着藏在袖中的残片,布料摩擦声在寂静的大厅里格外清晰。那残片是用吐蕃时期的桦树皮制成,经过碳十四检测,距今已有 1370年历史,其纤维结构在全息光线下呈现出奇特的周期性——米凡团队曾用光谱分析发现,这些纹路的间距恰好与猎户座星云的脉冲频率一致,误差仅为 0.02赫兹。“七世纪的吐蕃天文学家在这块桦树皮上刻下'七星隐则宇宙启'时,他们不知道千年后会有群人用曲率引擎验证这句话。“王平米突然提高音量,全息星云的流动速度骤然加快,“但他们懂一个道理:宇宙从不是征服的猎场,是需要敬畏的圣殿。“
这时后排突然传来椅子滑动的声响。王米平猛地转身,战术靴跟在金属地面上磕出尖锐的回响——这个动作让米凡的脊背瞬间绷紧,他太熟悉父亲这个姿态了,每次在实验室发现数据异常时,父亲都会这样骤然转身,其转身角度精确到 73度,仿佛经过千百次校准。“王侃侃,“复活体的声音带着金属摩擦般的冷硬,“你刚才在星图屏上标注的是什么?“他的瞳孔在全息光线下收缩成针尖状,这是复活体特有的“数据聚焦“模式,能捕捉到 0.1毫米的屏幕变化。
王侃侃的脸瞬间涨红,手指慌乱地遮住屏幕上的红色标记。但已经太迟了,全息投影自动同步了他的标注——那是用红色激光画出的武器射程范围,覆盖了三个镜像宇宙的坐标,其边界线恰好与“宇宙弦理论“中的禁忌区域重合。“我...我只是想做好防御准备。“他的声音发颤,战术手套的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腕部的压力传感器显示他的心率已经达到 147次/分钟,远超平静状态的 85次。他昨晚梦见右宇宙的外星人长着獠牙,那些红色标记其实是他噩梦中的恐惧边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