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思想的绞杀与复活的承诺

作品:密统帝国|作者:陛尊居士|分类:科幻|更新:2025-10-30 20:35:31|字数:26118字

二、脑实验的傲慢与蚂蚁语的预言

“实验?” 米凡的笑声里淬着液氮般的寒意,喉结滚动时颈侧青筋暴起,像高能粒子在云室里留下的轨迹,“当您用哈勃望远镜观测星系红移时,会怀疑镜片的折射规律吗?我的‘脑实验’是碳基生物能构建的最精密仪器,它能在 10^-42 秒内模拟 11 个平行宇宙的碰撞数据,计算中微子穿越时空的每一条可能路径。” 他拿起一块全麦饼干掰成两半,亚麻籽在灯光下像暗物质粒子般闪烁,“您看到的是碳水化合物的固态形态,我‘看到’的是分子振动的德布罗意波长 —— 现在,我能‘看到’您笔记本第 37 页第三段写着:‘若中微子无质量,如何解释其与重子物质的弱相互作用截面?’”

牛特猛地合上笔记本,金属搭扣撞击声在 23℃的室温里炸响,像正反物质湮灭时释放的伽马射线暴。他的耳尖泛起樱桃红,像被戳穿的学术谎言在燃烧 —— 那正是他刚才写下的质疑,米凡根本没有靠近过桌面。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死死按住封面上的剑桥校徽,仿佛那枚盾形纹章能镇压住即将颠覆他毕生研究的洪水猛兽。

“这不是魔术,是量子纠缠态的宏观呈现。” 米凡走到牛顿肖像前,指尖轻点画中巨匠的额角,那里恰好是大脑前额叶的位置,“他被苹果砸中时想到的是引力,我想到的却是 —— 苹果为何不逆向飞向天空?中微子为何能穿透地球如入无物?答案藏在‘双向单线弧道循环运动’方程里,那既不是欧式几何的直线,也不是黎曼几何的曲线,而是宇宙本身的呼吸节奏。” 他张开手掌,掌心向上托着无形的力场,“就像您胸腔的起伏:吸气时肋骨扩张速率与宇宙膨胀常数 H0 完全吻合,呼气时收缩幅度则精准对应黑洞事件视界的收缩率。您昨晚修改论文时,REM 睡眠阶段的呼吸频率降低 15%,对应的中微子穿透率却提高 3%,监测仪的数据流已经上传至 arXiv 预印本平台。”

他突然俯身凑近牛特,两人膝盖间距不足五厘米,用只有昆虫能捕捉的频率发出 “滋滋” 声 —— 这组声波的基频是 1.7 keV,恰是中微子振荡的基准能量值。牛特耳后的汗毛瞬间竖起,像探测到辐射的盖革计数器,皮肤表面泛起细密的鸡皮疙瘩,每颗毛囊都在传递警报信号。

牛特的瞳孔在吊灯下收缩成两个 0.5 毫米的黑点,完全无法解析这种 “语言” 的语义。他的手指在桌面上慌乱摸索,指尖触到茶杯时被 87℃的水温烫得猛地缩回 —— 这突如其来的痛感竟让他顿悟米凡关于 “黑暗是光的本源” 的论断,像被柏拉图洞穴里的火把灼到了眼睛。喉结在颈椎前上下滚动,却发不出任何元音,只能眼睁睁看着米凡眼中闪烁的笃定,像看着一个掌握了宇宙终极公式的先知。

米凡直起身,慢条斯理地系好衬衫袖口的纽扣 —— 那里有块刻意保留的补丁,用的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旧实验服布料,宣告着对传统学术派头的蔑视:“这是切叶蚁的信息素编码翻译,意思是 ——‘11 年后 3 月 17 日,您会死于实验室氦 - 3 储存罐爆炸’。” 他瞥了眼墙上的劳力士挂钟,时针在 “11” 的位置微微颤动,仿佛被预言惊动,“莫斯科时间 23 点 17 分,我还要拜访其他 11 位‘思想标本’。希望您能在剩下的 4015 天里,真正理解什么是‘大科学思维’。它不是在实验室里重复别人的实验数据,而是像蚁群构建超个体意识般,用集体智慧搭建跨越维度的认知通道。”

离开牛特的房间时,米凡将一个微型定时装置粘在了门后的通风口格栅上。聚碳酸酯外壳与白色 ABS 格栅融为一体,只有在 380 纳米紫外线照射下才能看到那根直径 0.12 毫米的铂铱合金引线 —— 像一根等待被点燃的命运之弦,浸过的 3K 液在月光下泛着珍珠母贝般的虹彩。他摸了摸口袋里的 1980 年版长城硬币,黄铜的凉意让他想起王院长的话:“科学需要严谨如铯原子钟,也需要变通如拓扑绝缘体。” 此刻他觉得,自己正在践行这句话,只是选择了更极端的拓扑结构。走廊里的声控灯随着他的脚步依次亮起又熄灭,像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涨落图谱在循环上演。

三、三十四个房间的思想绞杀

接下来的 117 分钟里,米凡拜访了剩下的三十三位科学家。每一次对话都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思想外科手术,他的公文包里装着三样武器:自制的中微子运动模型(用钕铁硼磁铁和羰基铁粉演示)、一小罐 3K 液(伪装成派克钢笔水)、以及那枚 1980 年的长城硬币(边缘的磨损程度被他用作评估思想僵化指数的标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密统帝国》,方便以后阅读密统帝国第9章 思想的绞杀与复活的承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密统帝国第9章 思想的绞杀与复活的承诺并对密统帝国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