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衣惊现:离奇失踪的开端
2008年6月19日,长白山正值一年中气候最为宜人的时节,然而在这片宁静的山区里,一场令人毛骨悚然的案件即将揭开序幕。这一天下午,吉林省长白山市公安局接到了一起报案,有人在自家院子里发现了一件带血的男士上衣。
警方迅速赶到现场,报案人是当地一位名叫刘晓林的女村民。她告诉民警,当天在自家柴垛取柴时,发现柴垛旁边的地面上有零星血迹,出于好奇,她顺着血迹寻找,最终在柴垛底下发现了一件迷彩上衣。当刘晓林将衣服扯出来时,眼前的景象让她感到一阵恐惧——这是一件男式迷彩上衣,上面布满了血迹。
这件血衣让刘晓林联想到了自己的邻居兼生意伙伴——张永成。她告诉警方,张永成是她的邻居,两人合伙做山货生意,生意一直不错。2008年6月11日晚10点左右,张永成在她家打理完山货后离开,这是她最后一次见到张永成,距离她发现血衣已经过去了一周多的时间。
刘晓林表示,张永成离开时曾对她说要回辽宁老家,但自从6月11日晚上离开后,张永成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也没有跟她有过任何联系。民警们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迅速联系了张永成远在辽宁老家的亲姐姐张燕。
张燕得知弟弟失踪的消息后非常担心,很快就赶到了长白山。在警方的见证下,她用弟弟家的钥匙打开了张永成的家门。民警对张永成的住处进行了仔细勘察,发现屋内一切正常,门锁、门窗都完好无损,没有暴力破坏的痕迹,也没有发现任何入室抢劫、行凶的痕迹。
警方对迷彩上衣前襟上提取的血液进行了鉴定,结果证实就是张永成本人的。如果张永成是自己离家出走,他的血衣为什么会出现在邻居家的柴垛下面?这显然不合常理。结合初步调查情况,警方认为,张永成可能遭遇了意外,甚至可能已经遇害。
为了寻找更多线索,警方扩大了搜索范围。在刘晓林家与张永成家之间的一处沙堆引起了民警的注意。刘晓林称这堆沙子已经存放了好多天,一直没有动过,但民警发现沙堆有被翻动过的痕迹,而且沙堆上有一群苍蝇围着打转。
苍蝇对普通沙子没有兴趣,但它们嗜腐嗜血,这一发现让民警心中产生了不好的预感。他们小心翼翼地挖开沙堆,果然在沙堆下面发现了大片暗红色的疑似凝固血迹。经检测,这些血迹同样属于张永成。
血液已经渗透到沙堆内部,难以判断失血量的多少,但很明显这些血迹是有人刻意掩饰的,对方一定在掩饰一个巨大的秘密。综合种种迹象,警方初步判断:这是一桩凶杀案,张永成很有可能已经遇害了。
二、神秘梦境:托梦寻尸的惊人线索
案件调查陷入了僵局。警方虽然确认张永成很可能已经遇害,但却找不到他的尸体。按照刑事侦查的实践经验,但凡凶杀案的凶手,在处理被害人尸体时有一个共同特点:如果是抛尸,一般抛尸地点距离案发现场较远;如果是埋尸,一般埋尸地点距离案发现场较近。这个规律概括成4个字就是:"远抛近埋"。
根据这个规律,警方派出大量人手,在以张永成、刘晓林为中心,几公里的半径范围内进行了艰苦细致的搜索,试图找出凶手的埋尸或抛尸地点。然而,尽管警方出动了警犬,搜索工作持续了好几天,却一无所获。
长白山山高林密,如果凶手有意抛尸或埋尸,跑到大山深处随便找一个地方抛弃或埋掉尸体,就如同大海捞针,极难寻找。就在警方苦寻不着时,张永成的姐姐张燕突然找到警察,提供了一条"线索"。这条线索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它说出来让人感觉匪夷所思。
张燕告诉警方,自己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弟弟张永成来找她,对她说自己被人杀了,尸体被埋在长白山的某一个地方。张燕醒来以后,仍然清晰记得弟弟告诉她的那个地方,她希望警方能和她一起,去寻找那个梦中的埋尸地点。
民警们听了面面相觑,他们能理解张燕焦急的心情,此类"托梦"现象在凶杀案、失踪案等案件中也时有出现,但从科学角度分析,"托梦"是做梦者自己的心理暗示,甚至是迷信,根本不可信,而且大多数"托梦"现象,都被后来的侦查工作证明是无效的。
警方没有答应张燕的请求,耐心解释劝慰了一番,让她相信警方一定能破案。但张燕还是很坚持自己的观点,她说自己一直在内心告诉自己弟弟还活着,根本没想过弟弟已经被害,怎么会有弟弟被害的心理暗示呢?而且,自己从来没有去过弟弟说过的那个地方,那地方的情景在梦中却那么清晰,感觉就是现实存在的环境。
考虑到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线索,不如死马当作活马医,权且试一试看,警方最终答应了张燕的请求,派出几名民警和张燕一起出发了。令人惊讶的是,一路之上,张燕轻车熟路,面对茂盛的灌木丛、大大小小的分岔路口,她选择起来没有丝毫迟疑,好像同样的路线,她已经走了很多遍一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