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功率的远程观测法阵,对准那片区域时,符文会迅速黯淡失效,镜面会莫名开裂。
陈平试图用算阵推衍其波动规律,算筹直接崩碎了好几次,反噬得他吐血三升。
那“太初之无”仿佛对一切“存在”都抱有绝对的排斥,拒绝任何形式的探查。
伤亡和损失开始出现,研究院内弥漫着沮丧和恐惧的情绪。
嬴政对此不为所动,只是不断催促,要求看到进展。
转机出现在一次意外的“失败”中。
一名年轻的研究员(是陈平的徒孙,叫赵衍,是个胆大包天的家伙)在调试一种新型的“空间褶皱观测仪”时,能量输出失控,仪器过载爆炸!爆炸产生的能量乱流阴差阳错地,在“虚无”区域的边缘,极其短暂地撕开了一道细微的、几乎不可察觉的空间缝隙!
更巧的是,另一名研究员正在旁边尝试用“混沌能量残留探测器”扫描(试图寻找之前“裂熵箭”爆炸后的残余波动),探测波恰好穿过了那道转瞬即逝的缝隙!
探测器没有像之前那样直接报废,反而传回了一段极其短暂、却无比清晰的信号!
那信号并非能量波动,而是一种…无法理解的、冰冷的、仿佛由纯粹几何逻辑构成的“信息流”!
信号只持续了一刹那,探测器便再次烧毁。但那段信息流却被记录了下来!
陈平和林昊得知后,如获至宝!两人带着所有算学博士,不吃不喝研究了三天三夜,终于勉强破译了那信息流的一小部分!
那似乎是一段…关于“维护”、“校准”、“错误报告”的…日志片段?其语言结构精密、复杂、冰冷,远超数学文明,更带着一种…非生命的、机械般的漠然。
信息的末尾,还有一个模糊的标识——一个极其复杂的、由无数线条构成的、仿佛描绘着某种终极规律的徽记。
林昊看到那徽记的瞬间,脑子里的系统突然发疯似的尖叫起来!【警告!检测到“终末回路—清道夫协议”标记!最高权限警报!宿主已触及禁忌知识!风险等级:灭绝级!!!】
终末回路?清道夫协议?!
林昊头皮瞬间炸开!他终于明白系统之前支支吾吾不肯说的“寂灭纪元”和“终末回路”是什么了!
“陛下!”林昊拿着破译结果,冲进章台宫,声音都在发颤,“那…那‘太初之无’…它…它不是自然现象!它是…是某个…某个无法想象的超级文明…制造出来的‘清理工具’!就像…就像我们扫地用的笤帚!那熵之终末…可能只是它清理掉的…一堆垃圾?!”
嬴政接过那拓印着冰冷徽记和破碎信息的玉简,瞳孔骤然收缩!
满朝文武更是听得目瞪口呆,脊背发凉!
清扫工具?那差点毁灭帝国的熵之终末,只是被这“工具”随手清理掉的垃圾?!
那这“工具”的主人…又该是何等存在?!
“继续破译!”嬴政的声音因极度兴奋而微微颤抖,“朕要知道更多!关于这‘工具’!关于它的…主人!”
研究的重心立刻转向破译那偶然得到的“信息流”。
凭借这来之不易的样本,陈平带领的算学团队终于找到了方向。他们发现,这种“信息流”似乎对特定的“混沌能量褶皱”异常敏感,可以在极短时间内穿透“虚无”的屏蔽!
更多的、危险的实验展开了。研究员们开始小心翼翼地操控微量的混沌能量,在“虚无”边缘制造细微的空间扰动,试图“钓”出更多的信息碎片。
过程极其危险,爆炸和反噬成了家常便饭,研究院里整天鬼哭狼嚎,但收获也越来越多。
零碎的信息被拼凑起来,一幅令人恐惧的图景逐渐浮现——
那“太初之无”,被称为“归零力场”,是一个名为“终末回路”的庞大系统的一部分。这个系统的职责,似乎是维护某种宇宙底层的“平衡”,定期清理掉那些“过度发展”、“偏离基准”或“构成威胁”的文明和个体,其方式…便是启动“归零程序”,将目标区域彻底抹除,回归“太初”。
熵之终末,便是上一个“清理周期”中未能被完全抹除的“残渣”,经过漫长岁月演化而成的畸形存在。
而大秦帝国…似乎因为快速发展、跨位面扩张、以及频繁使用混沌能量…已经触发了“终末回路”的某些…预警机制?
那“归零力场”出现在这里,并非偶然,更像是一次…预定的“清理前奏”?或者是因为熵之终末这个“残渣”的存在,引来了“维护工具”?
无论哪种可能,都意味着…帝国依旧处于极度的危险之中!甚至比面对熵之终末时更加危险!
这个消息,让所有知情者都感到彻骨的寒意。
然而,嬴政的反应,再次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他没有恐惧,反而露出了…近乎痴迷的神色!
“终末回路…清道夫协议…归零力场…”他反复咀嚼着这些词语,眼中闪烁着骇人的精光,“以宇宙为庭院,以文明为尘埃…这是何等的手笔!何等的力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