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莹举起鞋子对着灯光查看,兴奋地说:“太完美啦,连鞋底花纹都精致得像艺术品。”
验收那天,吴佳怡、霍骁、徐远舟站在生产线末端。
霍骁拿着秒表,激动地说:“从原材料到成品,4小时37分,比合同提前了23分钟。”
徐远舟推了推眼镜,说道:“鞋底回弹率92%,比行业标准高7个点。”
吴佳怡微笑着把鞋递给杨晓莹,说:“晓莹,试试。”
杨晓莹穿上新鞋蹦了两下,开心地说:“好软,像踩在云上,而且真的全程没人碰过耶。”
当天晚上,杨晓莹把生产线拍成15秒短视频发到公司群里,标题写道:“一双鞋的自述:我从电脑里长出来,又自己跳进盒子。”
评论区瞬间热闹起来:
老周:@晓莹,我这40年的老茧终于有救了!
阿良:机器臂今天加我微信了,问我明天想吃啥口味的鞋底。
小雪:仿真系统说,它想请假去马尔代夫看海。
在奠基碑前,杨晓莹把第一只成品鞋放进玻璃盒,旁边贴着一张小纸条:“此鞋生产日期:2023年9月15日14:27,由0名工人、3台机器,在吴佳怡与张倪芳管理下,由杨晓莹参与见证共同完成。”
杨晓莹回头看向吴佳怡和张倪芳,眼神充满期待:“姐,吴总,下一双鞋,咱们能不能让它更智能呀?”
吴佳怡笑着点头:“当然可以,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未来肯定能实现更多突破。”
虽说此次设备采购与安装调试顺利完成,但吴佳怡和张倪芳心里明白,这仅仅是制鞋厂转型的一个重要节点。接下来,设备大规模投入生产后,能否持续稳定运行?生产效率能否达到预期?如何依据市场需求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这些问题如同未知的挑战,摆在面前。不过,她们坚信,只要团队齐心协力,定能逐一攻克。只是,未来究竟还会出现哪些状况?她们又该如何应对?一切都是未知数,等待着她们去探索和解决。
喜欢防火防盗防闺蜜,姐妹风雨荆棘路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防火防盗防闺蜜,姐妹风雨荆棘路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