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村的土路上满是车轮碾出的浅沟,刚下过的小雨把泥土润得松软,踩上去能陷进半指深。谢辉三人跟着韩梦慈往村里跑,远远就看见王大叔家的土坯房周围围满了村民,有人踮着脚往屋里瞅,有人凑在一起小声叹气,连趴在门口的老黄狗都耷拉着尾巴,没了往日的精神。
“让让!让让!谢公子来了!” 韩梦慈拨开人群,声音里带着难掩的急切,刚推开虚掩的木门,就听见屋里传来一阵清晰的咳嗽声 —— 不是之前那种急促的喘咳,而是带着点力气的轻咳。
谢辉跟着走进屋,一股淡淡的草药味扑面而来。王大叔躺在里屋的土炕上,脸色已经褪去了之前的青紫,虽然还有点苍白,但呼吸平稳了不少,正由他媳妇扶着坐起来,手里还端着碗温水。“梦慈姑娘,你说的那位公子来了?” 王大叔听见动静,慢慢转过头,眼神落在谢辉身上,满是感激。
“王大叔,您感觉咋样?” 逍遥凑到炕边,好奇地问,“辉哥给的药丸管用不?”
“管用!太管用了!” 王大叔的媳妇赶紧接过话头,抹了把眼角的泪,“刚才服下药没一刻钟,他就不喘了,还能开口说话,真是遇上贵人了!谢公子,您这药丸是啥宝贝啊?比镇上的大夫还厉害!”
谢辉笑了笑,走到炕边:“就是普通的草药丸子,碰巧能治王大叔的病。您现在别多说话,好好歇着,等明天再喝点稀粥,很快就能好起来。” 他顺手摸了摸王大叔的脉搏,脉象虽然还有点弱,但已经平稳了,心里也松了口气 —— 九花玉露丸果然没让人失望,这要是换了普通草药,至少得熬上两天才能见效。
韩梦慈站在旁边,手里攥着空了的药篮,眼神里满是敬佩:“谢公子,您这药丸太神奇了,我跟着师父学了这么久,都没见过这么见效的药。以后要是遇到类似的急病,我还能向您请教吗?”
“当然可以。” 谢辉点头,从帆布包里掏出张纸 —— 是他从体内小宇宙拿的现代便签,上面用毛笔写了几种治急病的草药搭配,“这上面是几种常见的急病药方,你拿着,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按上面的方子抓药,虽然没药丸见效快,但也能应急。”
韩梦慈赶紧接过纸,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药篮里,像捧着宝贝一样:“谢谢谢公子!您真是个好人,不仅救了王大叔,还肯教我这么多。”
屋外的村民们听说王大叔好转了,也都涌了进来,围着谢辉不住地道谢。有个老大娘还从家里端来一筐煮熟的红薯,往谢辉手里塞:“谢公子,这红薯甜得很,你们路上饿了吃,别嫌弃!” 还有个年轻小伙扛着捆干柴过来,笑着说:“公子要是不嫌弃,晚上就在村里歇脚,我家有空房,还能给你们烧热水。”
谢辉推辞不过,只能收下红薯和干柴,笑着说:“谢谢大家,我们还要赶去苏州城,就不在村里多歇了。王大叔这边有梦慈姑娘照顾,我们也放心。”
王大叔一听他们要走,赶紧说:“谢公子,不多歇会儿吗?至少吃了午饭再走啊!我让你大婶给你们做鸡蛋面!”
“不了大叔,我们得赶在天黑前到苏州城。” 谢辉帮王大叔掖了掖被角,“您好好养身体,以后要是遇到麻烦,就去余杭镇找李大婶的客栈,我们要是回来,肯定会来看您。”
众人见谢辉执意要走,也不再挽留,跟着送到村口。韩梦慈从药篮里掏出个布包,里面装着晒干的薄荷和金银花,还有一小包她自己磨的药粉:“谢公子,这是我采的草药,薄荷煮水喝能解暑,金银花能治感冒,还有这包止血粉,路上要是磕着碰着,敷上就能止血。你们去苏州城的路我熟,出了村往南走,大概两个时辰就能到,路上有片松树林,别往里面走,听说有山贼出没。”
谢辉接过布包,闻了闻草药的味道,都是新鲜晒干的,药效肯定差不了:“多谢梦慈姑娘,你想得真周到。我们会小心的,要是以后有机会,我们再来看你。”
韩梦慈点点头,眼神里带着点不舍,看着谢辉三人的背影,小声说:“谢公子,你们路上一定要小心,要是遇到难处,就回清溪村找我,我和村民们都会帮你们的。”
谢辉回头挥了挥手:“知道了,你也照顾好自己!”
三人拉着板车往南走,逍遥扛着那捆干柴,嘴里还在念叨:“这清溪村的人也太热情了,红薯甜得很,比镇上的还好吃!辉哥,你说咱们到了苏州城,能不能也遇到这么好的人?”
“肯定能。” 谢辉帮灵儿把被风吹乱的头发别到耳后,“苏州城大,好人更多,到时候咱们找家客栈歇脚,再给你买糖糕吃,让你吃个够。”
灵儿坐在板车上,手里捧着那筐红薯,时不时拿出一个递给谢辉和逍遥:“你们也吃点,甜丝丝的,能填肚子。” 她看着路边渐渐后退的树木,心里暖暖的 —— 这一路虽然遇到了坏人,但也遇到了这么多好心人,李大婶、丁氏姐妹、韩梦慈,还有清溪村的村民,他们都像家人一样关心她,让她觉得自己不再是孤单一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