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大业"之比利时代练上线
"比利时赞助的VIP玩家"
1960年,刚果在比利时殖民者的"精心栽培"下终于"开花结果"——宣布独立。
然而,这场独立大戏的幕后编剧比利时,早已为刚果埋下了分裂的种子。
当全国上下沉浸在"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喜悦中时,加丹加省军阀莫伊兹·冲伯却盯着地图上那片标红的铜矿区,连夜给比利时老板发了一封加密电报:"亲,求代打独立副本!条件您开!"
比利时殖民者秒回:"已转账500万法郎启动资金,附赠雇佣兵大礼包(含比利时退役军官200名、法国外籍军团叛逃士兵150人),请签收!"
于是,冲伯在联合国大会上表演了"在线精分":他左手举着《刚果宪法》,声泪俱下地高呼"我们是一家人",右手却悄悄按下遥控器,让比利时提供的AK47将宪法文本打成了筛子。
当记者追问"您如何解释这种矛盾行为"时,冲伯微微一笑:"宪法是死的,铜矿是活的,亲,您选哪个?"
"非洲最壕军阀的奇葩操作"
加丹加省独立后,冲伯将国家经营成了"跨国公司主题乐园":
总统府大门上,比利时矿业巨头"上加丹加联合矿业"的Logo比国徽还大,员工卡直接当身份证用,连街头卖木薯的小贩都挂着"UMHK(矿业公司缩写)荣誉员工"的胸牌。
雇佣兵的工资别出心裁地用铜矿石支付,导致法国佣兵回国时,行李箱里塞满铜块,在巴黎戴高乐机场把海关X光机卡得直冒烟。
海关人员哭笑不得:"先生,您这是要重建埃菲尔铁塔吗?"
为彰显文化底蕴,冲伯要求所有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门先背《隆达族谚语大全》,否则算非法入侵。
英国维和军官吐槽:"我背《莎士比亚全集》都没这么费劲!"
更魔幻的是,冲伯还设立了"铜矿期货交易所",允许外国投资者用铜矿石期货购买加丹加"独立债券"。
当联合国质问这是否合法时,他理直气壮:"亲,比特币都没人管,我们这是区块链1.0版!"
"卢蒙巴快递"的黑色幽默
"刚果顺丰特快专递"
1961年,冲伯收到了政敌、刚果首任总理帕特里斯·卢蒙巴的"活体包裹"。
他在签收单上画了个笑脸,还附言:"亲,五星好评哦!下次有这种需求还找您家~"
转头,这位"非洲最壕军阀"就把卢蒙巴送去了"非洲特色民主教育基地"——让部落长老用砍刀上了一堂"永不连任"的物理课。
当联合国调查组质问时,冲伯淡定回应:"我们只是在进行传统成人礼,卢蒙巴先生太激动,自己撞到了刀上。"
此事引发国际舆论哗然,但冲伯早已买通比利时媒体,将卢蒙巴描绘成"共产国际间谍",甚至在《巴黎竞赛画报》上刊登"卢蒙巴与苏联特工密谈"的PS照片。
"联合国投诉处理指南"
面对联合国秘书长达格·哈马舍尔德的谴责,冲伯开发出一套标准话术:"亲,我们正在升级民主系统呢~目前处于测试阶段,偶尔死机是正常的。"
当哈马舍尔德威胁要派维和部队时,冲伯立刻给比利时客服打电话:"快!再给我空投200个会说法语的雇佣兵!要那种能一边开枪一边背《人权宣言》的!"
比利时果然不负所托,不仅空投了雇佣兵,还送来了最新款"民主改造套装"——包括印有"自由选举"字样的投票箱(实际内藏AK47子弹)、以及能自动播放"冲伯总统万岁"的录音笔(用于威胁选民)。
"流亡者联盟"的骚操作
"总统再就业培训中心"
1963年,冲伯被联合国军赶下台后,流亡西班牙。
但他并未消沉,而是在马德里开起了"军阀培训班",课程包括:
《如何用部落方言骂哭CNN记者》(实战案例:冲伯曾用隆达语骂得BBC记者怀疑人生,对方哭着说"这比战地报道还危险")
《雇佣兵工资发放:比特币还是钻石?》(冲伯独创"铜矿期权+钻石期货"混合支付模式,被学员誉为"金融创新天才")
《政变失败后的飞机劫持逃生课》(重点讲解如何用香槟瓶砸开驾驶舱门、以及如何在万米高空与空乘谈判)
他的广告词相当诱人:"学成后包分配,失败可重修,学费仅需一座铜矿!"
"空中监狱特别版"
1967年,冲伯乘飞机跑路时,刚果特工上演了一出"万米高空剧本杀"。
当飞机飞越阿尔及利亚上空时,特工突然冲进驾驶舱,用枪指着机长:"亲爱的机长先生,您现在的航线是'冲伯去哪儿'特别节目,请配合改道阿尔及尔。"
冲伯却丝毫不慌,他打开香槟,对着镜头喊话:"欢迎收看《冲伯去哪儿》第三季!本季赞助商是'比利时矿业集团',奖品是加丹加铜矿终身开采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