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克里斯琴森的澳大利亚囧途

作品:记忆的声音|作者:木远帆|分类:游戏|更新:2025-10-28 06:55:39|字数:5656字

克里斯·琴森站在悉尼国际机场的到达大厅,揉了揉因长途飞行而酸痛的脖子。

这位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州的25岁青年,怀揣着对澳大利亚的所有美好想象踏上了这片土地。

阳光、沙滩、可爱的考拉,还有据说非常友善的当地人,这些画面在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

“这次Gap Year旅行一定会改变我的人生!”克里斯对着机场玻璃窗整理着自己金棕色的卷发,自言自语道。

他特意穿上了新买的夏威夷衬衫,搭配牛仔短裤和人字拖,自认为这样“非常澳大利亚”。

然而,澳大利亚给他的第一个“欢迎礼”来得猝不及防。

“嘿,伙计,需要帮忙吗?”一个穿着荧光背心的机场工作人员走过来,浓重的澳洲口音让克里斯一时没反应过来。

“呃...是的!谢谢!”克里斯热情地伸出手想握手,却见对方只是挑了挑眉,随意地碰了碰他的拳头。

“美国来的大男孩?”工作人员咧嘴笑了,“在这儿我们不太搞那些正式握手,太费时间了。”

克里斯的脸瞬间涨红。

文化差异第一课:澳大利亚人不喜欢过于正式的问候方式。

拖着行李走出机场,悉尼的阳光毫不留情地直射下来。

克里斯眯起眼睛,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个严重错误。

他查了澳大利亚的季节,却忘了南北半球是相反的。

12月的悉尼正值盛夏,而他箱子里装满了为“澳大利亚冬天”准备的厚毛衣。

“太棒了,简直太棒了。”克里斯擦着额头的汗,决定先找家咖啡馆冷静一下。

他走进一家看起来不错的咖啡店,排队时注意到前面的人点单方式都很简短。

“Flat white, thanks.”

“Long black, cheers.”

轮到克里斯时,他清了清嗓子:“我要一杯大杯加奶油加焦糖加香草糖浆的摩卡咖啡,半脱脂牛奶,温度...”

咖啡师抬起眼皮:“你说啥?”

“呃...大杯摩卡?”

“Mate,在这儿我们叫它‘large’,不是‘venti’或者‘grande’什么的。”咖啡师摇摇头,“而且我们不做那些花里胡哨的星巴克玩意儿。要咖啡就咖啡,要牛奶就牛奶,简单点。”

克里斯端着最基本的黑咖啡坐下时,感觉自己的美国身份在悉尼的第一天就被彻底“鄙视”了。

但真正的灾难发生在第二天。

克里斯决定去着名的邦迪海滩体验澳大利亚冲浪文化。

他租了冲浪板,在更衣室换上了紧身冲浪裤——这是他另一个重大失误。

“老兄,那是潜水服吧?”一个晒得黝黑的救生员指着他大笑,“我们这儿冲浪穿board shorts,不是把你整个人包起来的橡胶紧身衣!”

克里斯低头看了看自己,活像一只被塞进橡皮套里的海豹。

他红着脸换了条沙滩短裤,抱着冲浪板走向海浪。

“看着很简单嘛,”克里斯看着其他冲浪者优雅地驾驭浪花,自信满满地趴上冲浪板,“不就是站起来保持平衡...”

他完全没注意到周围冲浪者惊讶的目光——一个新手正冲向当天最大的浪头。

接下来的三十秒堪称邦迪海滩当日最佳喜剧表演。

克里斯勉强站了起来,随即被巨浪掀翻,冲浪板飞向空中,而他像被发射的炮弹一样扎进水里。

更糟的是,当他浮出水面大口喘气时,第二波浪头正好打来,把他的短裤直接冲掉。

“美国佬丢裤子啦!”海滩上爆发出阵阵笑声。

至少有二十部手机记录下了克里斯光着屁股被海浪再次吞没的瞬间。

当天晚上,克里斯在青年旅舍的公共区域发现所有人都在看一个视频——正是他在邦迪海滩的“精彩表演”。

视频标题是《美国来的冲浪天才》,已经获得了5万次观看。

“嘿,那是你吧!”一个德国背包客拍着他的肩膀大笑,“你成名人了,伙计!”

克里斯想找个地洞钻进去,但转念一想,既然已经这样了,不如...他掏出手机,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这段视频,配文:“明尼苏达男孩vs澳大利亚海浪——0:1”。

出乎意料的是,这种自嘲的态度反而赢得了不少当地人的喜爱。

他的视频被疯狂转发,评论区充满了“欢迎来到澳大利亚,伙计!”和“至少你尝试了!”之类的鼓励。

接下来的几天,克里斯逐渐学会了放松自己,不再那么在意出丑。

他尝试了袋鼠肉汉堡。

“尝起来像牛肉,但更有嚼劲。”克里斯评价道。

他学会了说“No worries”而不是“You're wele”。

甚至开始理解澳大利亚人那种带着讽刺的幽默感。

但命运似乎决定要让克里斯的澳大利亚之旅充满“精彩”时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记忆的声音》,方便以后阅读记忆的声音第223章 克里斯琴森的澳大利亚囧途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记忆的声音第223章 克里斯琴森的澳大利亚囧途并对记忆的声音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