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格砍的是回去烧火的木柴,就没那么讲究,只要不是烂木头,他都要。
记着孙五斤的话,杜若没有把木头砍短,而是用树藤把长木头捆成一捆,准备等会用肩头扛回去。
“我先把木头扛回山洞,你们继续砍着,我马上回来!”
“杜姐,要不分两次带回去吧,这太重了......”
看着眼前合抱大的,有普通柴火两倍长的一捆木柴,姜格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就是三个他,也扛不走这一大捆木头啊!
“没事,我心里有数,你赶紧砍你的木柴去!”
杜若说着,轻松的扛起木头就往前走。
这点重量,对她来说不算什么。
只不过她之前一直保存实力,让他们对她有所误解。
回到山洞,听孙五斤说已经够了。
这一捆木柴,完全能做三个木架子出来了,杜若才回去砍烧火的木柴。
没办法,因为气候转凉,他们的衣服不够厚,而且石头又生着病,他们的火堆是二十四小时不灭的。
所以对柴火的消耗就很大了。
必须要多砍点柴火回去才行,不然哪天真出不了门,才不至于饿死病死冷死。
一直到忙活到天色擦黑,三人才回到山洞。
期间,杜若送回来了两次烧火的柴,算上现在回来带的,已经是第三次了。
姜格也在拼命的砍木头,手上磨了好几个水泡。
明珠摘了两背篓的蕨菜,就等着晚上吃蕨菜了。
当然,孙五斤也没闲着。
等他们回来的时候,三个烘干粮食的木架子已经做好了。
木架子正正方方的,像是饭馆里吃饭的桌子,只不过腿比饭店的桌子还要长一些。
桌面也不是饭店里平整的桌面,而是一个用细木头铺垫的,有很多缝隙的板子。
为了不漏粮食下去,孙五斤在上面铺了一层树藤编制的漏网。
作用类似于蒸馒头、蒸米饭的时候,在底下垫了一层布。
然后木板的四周也围了起来,先是用木头搭了一个框架,然后用树藤围起来。
可以想象成一个放大版的,装着洗脸盆的木架子。
“那现在的树藤是干什么用的?”
见孙五斤还在编织树藤的框子,姜格忍不住问道。
看框架像是一个背篓的形状,但是又比一般的背篓大太多。
看样子,像是给木架子做罩子?
“给木架子做罩子啊!不做罩子,一点热乎气都跑没了,粮食得啥时候才能干去?”
“最好有一层麻布在外头盖着就更好了,那样更保温!”
“如今咱们没有,就只能用树藤罩着了!”
“不过树藤扎严实了,也能保暖!”
孙五斤说着,又低头抓紧时间扎树藤去了。
“这木架子不错!”
杜若打量了一下木架子,夸赞道。
“先吃饭吧!吃饭才有力气干活。”
“明珠,你冷不冷?不冷就跟着姜叔叔去把蕨菜洗了!”
“不冷,已经烤过火了!”
明珠闻了闻身上的干衣服说道。
这衣服是她刚换的,今早上出门之前用草木灰洗好了,就放在火堆旁边烤火。
烤了一天了,衣服早就被烘干了,衣服上都是炭火的味道。
现在回来了,正好能换上烘干的衣服,现在身上已经暖和起来了。
男女有别,为了方便换衣服,
杜若在山洞角落里,用木头搭建了一个小小的木棚子。
外形类似于农村旱厕,就是几块木板子搭在墙边的角落里那种。
这木棚子就是给大伙换衣服用的,相当于简陋版的衣帽间。
棚子的骨架,就是用砍回来的木柴做的。
外面还能围上几块暂时用不着的木板子,还有她从外面找回来的树叶和树枝。
反正只要不故意去扒拉树叶,基本从外面是看不到的。
不管是孙五斤,还是姜格,这点都很自觉。
只要娘俩去换衣服,他们的视线都不会往那撇的。
见人要进去了,哪怕原来视线对着那边的,也会转过头换一个方向待着。
“那你们去把所有的蕨菜都洗了,至于其他的野菜,只要洗今天晚上吃的就行。”
其他野菜肯定是吃新鲜的,但是蕨菜她是准备烘干备用的。
蕨菜身上的细毛多,要先洗一遍再焯水,这样干净一些。
焯水断生过后的蕨菜,比生的蕨菜更容易晒干。
只要放到火堆旁边的石头、或者木架子上烘烤着,两三天就能晒个半干了。
他们摘了两背篓的蕨菜,一下子很难得吃完。
但是新鲜的蕨菜不容易保存,怕烂掉了可惜,所以晒干是很有必要的。
蕨菜彻底晒干后,只要不受潮,能保存一两年呢。
要吃的时候,用清水再泡开就行。
如果觉得泡凉水太慢,甚至可以放到锅里煮一下,焯一下水。
这样能加快蕨菜的醒发过程,能早点吃上。
晒干后的蕨菜,无论是配肉炒着吃,还是做凉拌都非常不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