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还不回来啊!不会出什么事了吧?”
眼看着天都快亮了,钱二一伙人还是没回来,甚至一个来报信的人都没有。
赵大丫忍不住焦急的在窑洞门口走来走去。
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之力的弱女子,在这乱世里是无法独自生存的。
她必须要找一个依靠,而钱二是个不错的人选。
钱二喜欢她,且能护住她。
因为这张出众的脸,赵大丫对这件事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
“许是被什么事情耽搁了,他们那么多人呢,想来不会出什么事的!”
相比起赵大丫的焦急,廖婶子就淡定多了。
或者说,她已经习惯了。
“没事的!”
“来!大丫,咱们先把早饭给吃了,等会他们回来自己吃!”
廖婶子说着,把手里的一碗粥递给赵大丫。
这是糙米混着野菜煮的菜粥,虽然不够浓稠,也没有荤腥,但是已经是难得的好饭了。
毕竟村里多少人家,连野菜梗子都吃不着,已经开始炖炕上当被子用的麦杆子来吃了。
赵大丫在心里反复告诫自己,忘记这粮食的来处,终于把这碗粥喝完了。
可惜还是味同嚼蜡!
“怎么,心里过意不去吗?”
见赵大丫喝粥像上刑一样,廖婶子忍不住笑了笑。
“婶子,我......”
赵大丫一脸为难,或许下次她还要掩饰好一些。
“没事,开始婶子也跟你一样,看着这些带血的粮食,食不下咽......”
说到这里,廖婶子停顿了下,露出了一抹讽刺的笑容。
“后来啊!后来饿多了,也就顾不上了,再后来也就习惯了。”
“大丫,你是土匪的女人,也是土匪。
就算你不吃这些粮食,也是土匪,什么都改变不了,只会白白的饿着自己。
你明白婶子的意思吗?”
廖婶子定定的看着赵大丫,眼里有着慈爱和包容。
“婶子,我...我明白了!我以后会改过来的。”
赵大丫说着,又不甘的问道:
“婶子,他们以前...以前便是土匪吗?”
虽然这两天一直跟钱二待在一块,但是赵大丫还真没问过他们的来历。
“以前啊!”
说到以前,廖婶子目光空远,仿佛又想起了赵天霸小时候。
“以前咱们都是正经人家呢!”
“咱们赵家是卖灯笼的,在燕京附近的县城里开着一间铺子,这铺子是祖传的,做灯笼的手艺也是祖传的。”
“天霸虽说皮了一些,有几个狐朋狗友,但也勉强算是个好孩子。”
“后来不知跟着一个什么‘爷’就来了燕京,被燕京的繁华迷住了眼睛,便不愿回去了。
整天不是在那个茶馆喝茶,就是在这个楼里找姑娘......”
“后来更是进了赌坊,再也出不来了!”
“再后来,赌坊的掌柜看上了他手底下有一帮兄弟,便招他们去催收,从此声名狼藉。”
说到这里,廖婶子忍不住落下泪来。
仿佛又想起她当初苦苦劝说,孩子却死不悔改,非要去干这丧良心的买卖的时候。
“在燕京的时候,他们仗着赌坊背后有人,丧良心的事也没少干!”
“不少人因此家破人亡......”
“可我一个半截身子入了土的老婆子,他们也不会听我的,也就这么含混着过了。”
“我想着,他们总有一天会遭报应的......”
想到这里,廖婆子面色哀戚。
她自己没有孩子,一直把赵天霸当成自己亲生的孩子看待。
一想到他们的将来,她这心里就愁得慌。
人都有私心,哪怕天霸作恶多端,可她作为一个母亲,还是希望他能有个好下场的。
“那钱二呢?他一直跟着天霸哥吗?”
赵大丫对赵天霸不感兴趣,只想了解钱二的过去。
“钱二大名叫钱子毅,是他娘特意找了秀才老爷给起的名字,期望他文武兼修,将来能出人头地的,还送子毅去了几年学堂。”
“可惜子毅他娘福薄,生子毅他弟弟的时候难产了,一尸两命......”
仿佛又想起女人在产房里拼命挣扎的模样,廖婶子语气有些沉重。
“他爹很快就给他找了后娘,后娘年轻又会讨钱老头的欢心,很快子毅的学就上不成了。
等那女人生下自己亲生的孩子后,子毅连饭都吃不饱了,常来咱们家蹭饭。”
“我觉得他可怜,又念着他娘的情分,便常给他饭吃,他便整天跟在天霸后头......”
接着,廖婶子又絮絮叨叨的说了钱二小时候的趣事。
听得赵大丫一心可怜他,又忍不住笑话他。
一直到下午,见还是没有一个人回来,廖婶子才慌了神。
连忙让负责烧火做饭的爷孙俩出去打听打听,到底是出什么事了。
负责做饭的曲老头是个跛子,还带着一个半大的孩子。
平时是不跟赵天霸和钱二这些人一起出工的,只负责烧火做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