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书,”李隆基看向李祎,“兵部需暗中协助,将库中一批适用于海战的弩机、火器,以‘淘汰旧械’的名义,秘密转运至岭南备倭仓库,移交都护府使用。同时,遴选一批精通水战、背景干净的低阶军官,充任都护府骨干。”
“臣,遵旨!”李祎抱拳领命。
“姚相,”李隆基又对姚崇道,“政事堂需拟一道明发敕令,便说为加强海防,应对日渐猖獗的海寇,特设‘岭南五府经略使’,驻广州,总揽沿海巡防。以此,为‘镇海都护府’遮掩耳目。”
“老臣明白。”姚崇躬身,这已是常规操作。
最后,李隆基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至于这镇海都护府的首任大都护人选……”他停顿了片刻,殿内落针可闻,“朕属意……宋璟。”
“宋璟?”姚崇微微一怔。宋璟乃开元名臣,以刚正不阿着称,但如今年事已高,且一直在中枢任职,并无水战经验。
“宋公刚直,足以震慑牛鬼蛇神。且他无派系之嫌,由他坐镇,朝野不至有太大非议。具体军务,可由副都护打理。”李隆基解释道,但他心中还有一层更深的意思未说:宋璟年老,未必能长久理事,正好便于他日后通过监军司直接操控。这镇海都护府,必须也只能是他李隆基一个人的刀。
“陛下思虑周全。”姚崇不再多言。
“此事,列为绝密。除今日在场之人,不得外传。所有文书往来,皆用密语。镇海都护府之存在,其本身,便是对抗那未知威胁的第一道防线!”李隆基斩钉截铁,为这次密议定下了基调。
窗外的夜色更浓了,紫宸殿的烛火,却将皇帝的野心与算计,映照得格外清晰。这纸悄然拟定的密诏,即将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帝国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激起深远而危险的涟漪。
密议结束,姚崇、李祎、杨慎矜各自怀揣着沉重的心事离去。高力士则留了下来,他知道,皇帝还有更隐秘的交代。
果然,李隆基挥退了所有侍从,殿内只剩下君臣二人。空气中的熏香似乎也变得凝滞起来。
“力士,”李隆基的声音压低了几分,“镇海都护府明面上的架子,由他们去搭。朕还有一事,需你亲自去办。”
“大家但请吩咐,老奴万死不辞。”高力士的心跳加快了几分。
李隆基从御案的暗格中,取出一枚非金非玉、触手冰凉的黑色令牌,令牌上刻着一条环绕玄龟的蟠龙,背面则是一个古篆的“影”字。“你可知‘玄影卫’?”
高力士瞳孔微缩:“老奴……略有耳闻。听闻是高祖皇帝时秘密组建的一支力量,专司侦缉、暗杀、护卫,直属于历代皇帝,不录籍册,不见光日。只是……自神龙年后,似乎已销声匿迹。”
“销声匿迹,不代表不存在。”李隆基将令牌递给高力士,“朕授你‘玄影令’,可调动残留的玄影卫人手。你要做的,是在镇海都护府之外,再织一张网。一张专门针对‘非人’力量的网。”
高力士双手微颤地接过令牌,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冰冷与重量。他明白,这才是皇帝真正的杀手锏。
“秦昭的鉴妖司,终究是摆在明面上的。”李隆基踱步道,“他能捉妖,能破案,但有些事,他做不了,也不该他知道。朕需要一些人,去处理那些见不得光的事情。比如,监视那些与妖物可能有牵连的世家大族;比如,探查仙界是否还有其他势力插手人间;又比如……若那‘深渊之母’真的存在,有何种方法,能将其彻底封印,甚至……为其所用?”
高力士倒吸一口凉气。陛下不仅要在军事上应对威胁,竟还在图谋利用那恐怖的存在?这其中的风险,简直无法估量。
“当然,此事需极度谨慎,循序渐进。”李隆基看出高力士的惊惧,淡淡道,“当前首要,是协助镇海都护府站稳脚跟,并确保秦昭在南海的行动,不会脱离掌控。朕收到密报,伊本·法立德那个大食人,似乎知道不少关于归墟之眼的秘密……还有,感业寺那个孩子,看紧了,她身上的变数,或许比整个南海还要大。”
“老奴明白。”高力士将令牌小心翼翼收起,“只是……这玄影卫如今还能调动多少人?其首领……”
“玄影卫如今的首领,自称‘影魁’,朕亦未曾见过其真容。你持令而去,他自会与你联系。记住,玄影卫只认令牌不认人,你需有足够的手段,方能驾驭这群孤狼。”李隆基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警告。
“老奴定当谨慎行事,不负大家重托!”高力士深深叩首。他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权力感涌上心头,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危机。玄影卫、镇海都护府、监军司……他已然身处一场巨大风暴的中心。
离开紫宸殿,高力士并未回自己的住处,而是屏退随从,独自一人穿过重重宫禁,来到了一处荒废多年的偏殿。殿内蛛网密布,尘土堆积。他走到一座蒙尘的兽首香炉前,按照某种特定的顺序,轻轻转动了几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