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沈小姐。您不用太紧张,我们希望您把经验和理念带到全国。”
电话那头的声音温和,却带着无法拒绝的分量。
挂断电话后,沈荔坐在路边的长椅上,久久没有动。
秋风吹过,树影一晃一晃,她忽然有点恍惚。
她走了这么远,从一场综艺里的配角,到这一步——被上面点名邀请。
脑海里浮现出那些早年的画面:
大学时的嘲笑、被解约的那一天、经纪人摔门而去、自己咬牙砸下五千万炒股的瞬间。
她低声笑了一下,声音轻到几乎听不见。
“命啊,真会开玩笑。”
下午,秋雅得知消息,差点跳起来:“姐!你要去京城?这可是全国项目啊!”
罗宾眼睛也亮了:“沈姐,这就不只是艺人能触到的层面了。”
沈荔抿唇没说话。
心底其实并不全是喜悦。
有种微妙的感受在涌动——一种对未知的敬畏。
她不是那种喜欢站在聚光灯下“讲理想”的人,她更习惯做。
可现在,似乎不得不被推向更大的舞台。
那种舞台,不再是综艺镜头,也不是发布会闪光灯。
那是实打实的制度与国策,是成千上万个孩子的未来。
我准备好了吗?
我只是个演员,一个偶然拿了剧本的普通人。
内心里有个声音在发怵,
但另一道更坚定的声音随即压上来:
——怕什么?当年你连炒股都敢梭哈,现在怕开会?
沈荔笑了,眼底的光一点点聚起。
“行,那我去。”
三天后。
她抵达京城,第一次走进那栋灰白色的办公楼。
走廊寂静,墙上挂满儿童画。
她经过时,目光停在一幅蜡笔画前。
画上是个小女孩抱着书,旁边歪歪扭扭写着:
【等我长大,也要有好多好多书。】
沈荔心里忽然一软,轻声对自己说:
“那就让你长大时真有。”
会议持续了两个多小时。
专家、官员、出版社代表轮流发言。
最后主持人点名:“沈荔女士,您愿意分享一下个人经验吗?”
会议室几十双眼睛落在她身上。
沈荔站起来,手心有些出汗。
她深吸一口气,语调平静:
“其实我没什么宏大的理念。
我只是个母亲。
做这件事,是因为我希望孩子长大后有选择的权利。
他能选喜欢的书,也能选喜欢的人生。”
“我觉得教育不是教会孩子听话,而是教会他们去想。
阅读是最便宜的教育方式,也是最公平的一种。”
话音一落,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
然后有人轻轻拍了拍手,接着是整齐的掌声。
主持人点头:“谢谢沈小姐。您的发言很真诚。”
会议结束后,一位头发花白的官员走到她面前,语气温和:“沈小姐,你做的事情很了不起。我们希望未来能长期合作。”
沈荔微微一笑:“谢谢。”
官员又补了一句:“其实,我们已经在准备让‘绘本联盟’成为正式注册的全国公益项目了。”
沈荔一怔。
那一刻,她真正意识到——
自己从一个被综艺剪辑的女人,走成了一个会写入政策草案的名字。
那天夜里,她站在酒店窗前,俯瞰整座城市的灯。
手机上的系统面板在屏幕上亮起。
【任务完成:社会级影响力达成。】
【奖励:现金一亿。】
【附加成就:公共人物(A级)。】
【备注:你的行动,已超越行业定义。未来的任务将进入“社会治理层级”。】
沈荔看着那行字,忍不住笑了。
“治理层级……系统,你这是想让我干上面的活儿吗?”
【叮。】
【下阶段预告:国际项目——儿童阅读联盟,解锁中……】
她怔了怔,忽然低声笑了出来。
国际项目?这游戏玩得越来越大。
她举起茶杯,轻轻碰了一下空气。
“那就干吧。”
……
沈荔和慧泉基金的第一次正式会面,约在魔都外滩的一家书屋。
这不是普通书店。
二楼是咖啡区,一整面落地窗对着江面,书香混着淡淡的木质气息。
外面的风吹着江浪,柔光洒进来,给人一种安静的肃然感。
沈荔到得比约定时间早,她挑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手里翻着书,心里却没真的在看。
她第一次见顾栖。
对方的资料她查过——
慧泉基金执行合伙人,三十二岁,哈佛经济学背景,曾是顶级投资公司亚太区顾问。
他出现在任何项目说明会上,都意味着这件事不只是“投资”,而是要改变一个行业的格局。
她拿起咖啡,指尖轻轻敲着杯壁。
——这场会面,不是去求人。是去定规矩。
——
十五分钟后,男人出现。
顾栖穿着一件深灰衬衫,袖口挽到手肘,步伐沉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