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霍然一挥遍九野,吁此权柄谁执持?

作品:自由与枷锁之囚牢|作者:此心可安|分类:都市|更新:2025-05-03 08:50:18|字数:13886字

我不知道集团为什么一定要对我横刀相向,但因为在结果层面上看,这种行为根本不可能带来正面的价值。不仅如此,我还要试着判断下集团为什么非要如此的动机。

当然,没有人会读心术,我无法得知集团背后的隐情,或者说阴谋,我更无法洞察他人内心的动机;不仅是我,是人都有这样的局限性,就像检察官和警察也根本不知道我做出的行为背后的动机一样,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做动机的判断就没有意义了,不是这样的,肯定是有意义的。

在我看来,动机的判断本身就只能留待行为发起者本人进行自省,而无法作为他人评价行为发起者发起这个行为的依据。

因为我们很容易对他人的动机作出恶意的评价,严于律他宽于律已是人之本性。批评他人可以让我们轻易地掩盖自己的道德丑陋,从容地逃避自己的道德责任,可是,只有行为发起者本人的自省才是高贵的。

因此,我希望自己在法庭上的陈述可以让集团管理者回心转意,不要磨刀霍霍,不要自蚀其根,尤其是在当今资本方也很重视集团内部管理团队以及集团内部真正的企业文化是否健康的前提之下。

经过这一年左右的种种经历,我越来越不敢从自身的角度对他人的动机作出恶意的评价,每当我想这样做的时候,我都提醒自己首先要有一个代入,即去想一想在面临类似的情况下,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否会比他人不一样,甚至更高尚。

之前有一个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我看报纸上很多人都指责同车得乘客没有起身及时的制止互殴,但我不敢进行这种指责,因为我不知道自己在类似情况中有没有我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勇敢,那么负有责任心,那么的当机立断,不顾自己的人身安全。

我永远提醒自己,我永远没有自我想象中的那么完美、那么高尚。

同样的道理,集团的管理者也是人,也不会像他们自己内心想象的那么完美、那么高尚。

所谓‘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历史已经,而且还将继续告诫我们,在资本市场上,凭借天然的信息优势,借各种热点题材运作自己的股票,伺机进行高位减持,埋葬众多的小股民让他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的事情,结果往往都不怎么好。

一家集团,无论你做的再怎么成功,如果你的出发点是不道德的,你的标准是世俗且单一的,你为达目的誓不罢休甚至是不择手段的,那你就是没有良心的。

记得承办当时抓我的时候跟我说,从你跟客户资金往来的金额和频率上面就能看出来,你这个人在违法犯罪的路上是一路狂奔,胃口越来越大了。起初,我很不屑于听到这样的评价,或者说是教育。

我也是在深刻的反思了自己之前的种种行为之后,现在才认同了这句话,我想,集团现在所做的事情,从背后的逻辑推理来看,其实也是在对应着警察跟我说的那句话‘在违法犯罪的路上是一路狂奔,胃口越来越大了’;

我知道集团的管理者听到我今天所说的控诉也好、建议也好,跟我当时第一次听到警察那么说我时我的第一反应一样,肯定是排斥的、是不屑的,是不可能回头的,但我相信,未来,就像我被关在看守所里进行自我反省一样,集团早晚也会陷入这样的境遇之中。

因为,我始终相信,‘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人的欲念是没有尽头的,若不能用法制与伦理来自我克制,最终只能走向罪恶的深渊。

法律是公正的,它不会因为你的地位、财富或者关系而偏袒你。无论你逃到哪里,无论你隐藏得多深,只要你犯了罪,你就一定会被找出来;法律是维护社会公正和稳定的基石,它不会容忍任何形式的犯罪行为,那些以为可以逃脱法律制裁的人,最终都会自食其果。

他们可能会暂时逍遥法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证据会越来越多,真相也会逐渐浮出水面。所以,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不要试图挑战法律的底线,没有人能一直逃脱法律的制裁,只有遵守法律,才能赢得真正的自由和尊重。

我先说到这里,谢谢法官的耐心聆听”,宁致远说道。

宁致远刚一说完,就听到后面的旁听席上窸窸窣窣的耳语声。

喜欢自由与枷锁之囚牢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自由与枷锁之囚牢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自由与枷锁之囚牢》,方便以后阅读自由与枷锁之囚牢第84章 霍然一挥遍九野,吁此权柄谁执持?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自由与枷锁之囚牢第84章 霍然一挥遍九野,吁此权柄谁执持?并对自由与枷锁之囚牢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