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讲白了,这种制度设计的本质依然是法家思想。注意,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门外的‘愚民术’和门内的‘帝王术’合璧了。这样,对皇帝而言,用法家思想治理百姓的效率有了,用儒家思想愚化百姓的手段也有了,一举两得,两全其美。
从汉武帝时期往后,甚至直至今天,这套‘外儒内法,阳儒阴法’的统治思想一直被沿用,几千年的治理结构无不如此。
当然在这里必须要强调的是,儒家、法家、道家,思想其实并无高低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
当你在适当的年龄修炼适当的思想,当你在适当的条件下切换适当的思想模式,那么就会威力无穷。
儒家主张人性本善,强调‘承担’。儒家所提出的三纲五常、伦理相处之道,有利于推动人承担社会责任和维护社会和谐。
法家主张人性本恶,强调‘结果’。法家重法制,重奖罚,激发人的潜能,有利于推动人开疆拓土、建功立业。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强调‘看淡’。道家提出让我们效仿大自然,一切事物、天地自然运转。
青少年适合学习儒家思想,完成‘从无到有’的原始积累;中青年适合修炼法家思想,完成‘拿起来’的人生突破;老年人适合修炼道家思想,完成‘放下去’的人生使命。
真正的高手,亦正亦邪,对好人用儒家,对坏人用法家;真正的高手,一半欲望一半豁达,家庭中用儒家获取家庭幸福感,事业上用法家建功立业,心态上用道家顺其自然。
可是,说了这么多,你可能有这样的疑问:这些历史跟人性有毛线的关系吗?不急,让我们再认真的想一想,你对人性的早期认识是怎么形成的?追根溯源,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都只是一张纯粹的白纸,毫无思想、毫无观念、毫无认知、毫无价值判断。
英国哲学家和医生洛克认为,人刚刚出生的时候,其心灵就如同白板或白纸,上面没有任何的标记和痕迹;后来我们通过经验慢慢地在空白的心灵上留下印记,从而获得了知识。
从你出生到学会语言,直到你学会认知这个世界,认识这个世界的人,这中间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每一个人遇到的人、碰到的事开始变得不一样,人生也开始变得不一样。
这些遇到的人、碰到的事包括但不限于你的父母、学校、老师、社会、舆论、书本、观念、习俗、电影、电视等等。正是这些遇到的人、碰到的事,在曾经那张纯粹的白纸上,书写了不一样的内容。
或者换句话说,当然这么说有点细思极恐,可是也有点说透了本质,那就是‘你的思想并不是你的思想,你的思想是你从小到大的身边人所灌输、所种植的思想’。
也就是说,生理基因是遗传的,而‘思想基因’是被种植的。
请你回想一下,小时候老师是怎么教你认识“人”字的?
老师首先在黑板写下一个“人”字,然后让你重复念,来回念,放学后还让你回家抄10遍。不管过去多少年,只要有人写出这个“人”字,你都会坚定不移地念‘rén’;
试想一下,如果当初老师在黑板上写了‘gǒu’呢?
不知道你读到这里,灵魂有没有为之一怔?
重复,重复,不断重复,你经过后天的教化,一步一步地接受了你身边人的观念,它们根深蒂固地固化在你的大脑里。
你变得和身边人一样,拥有共同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你的观念底色、性格底色,最终形成了你对所有事物的价值判断。
固然,即使把“人”字念成‘gǒu’,并不会对你后天造成明显的危害。但是,如果你从一开始就被种植了错误的‘思想基因’,这些‘思想基因’进而生发出你的人生导航仪;
想想,拿着错误的导航仪指导人生,会有什么的结果?
喜欢自由与枷锁之囚牢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自由与枷锁之囚牢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