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的早晨,宁致远早早的醒来了,今天是他要开庭的日子。
内心的心情是极为复杂的,总之能感觉出今天是跟以往所有的日子都不一样的,就是那种对自己有极其重要的纪念意义的一天,不同的是,之前的纪念都是很明确的,像过生日啦、结婚纪念日啦,你早早的就知道了要纪念的是什么;
而今天的纪念,是不知道自己将要纪念什么、以及未来会以什么样的心情和什么样的方式来纪念的。
该做的准备,精神上的已经差不多了,有什么说什么,保持真诚,再加上随机应变。最重要的是,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内心的平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以最清晰的思路和逻辑,来应对将要发生的种种。
心理学上有个很着名的现象,叫做‘穿针心理’,指的是当一个人对某件事情过于重视或目的性太强时,心理上的紧张和焦虑会导致身体出现不良反应,从而影响任务的完成,也有人把这种现象叫做‘目的性颤抖’;
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例如在给缝衣针穿线时,人们越是全神贯注地努力,手越容易抖,线越不容易穿入针眼。
比如一些已经驾轻就熟的杂技演员,在告别舞台演出的那天晚上,因为他们会把亲戚朋友都请来观看,在内心有很强烈的一定要达到某种结果的驱使下,反而会失手,甚至完全失败;
事后在别人很不理解的询问‘凭你的技术,怎么会出此意外’时,多数人说的都是一样的,都会说‘那天,心里总是想,这是自己杂技生涯的最后一场演出,而且请那么多亲戚、朋友来捧场,一定要表演得很出色,千万不能出错。谁知表演时一走神,就出事了’;
从表现上看,很多失手都是偶然的,其实却有其必然性,因为人有这样一个弱点:越紧张越做不好,当对某件事情过于重视时,心理就会紧张;而一紧张,往往就会出现心跳加速、精力分散、动作失调等不良反应,很多人在人生的关口失手,心理紧张与焦虑是重要原因之一。
可是只要自己静下心来想想,就会发现这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我们没有人可以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但是,就像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在肯扬大学的演讲上说的那样:‘在繁琐无聊的日常中,日复一日地保持走出自我中心的自觉与警醒,真是困难得不可想象’。
很多事情知易行难,但是,只要你能知道了问题在哪,那你就要克服一切困难的去真正做到。既然如此,那我们何不给失败一个心理准备呢?要给自己一个失败的可能下的心里应对,这样你才能克服‘目的性颤抖’的心理现象。
就像有乒乓球爱好者向一位多次获得乒乓球单打冠军的高手请教成功的秘诀时,他竟出人预料的说道‘成功之前先要做好失败的准备’ ,见大家都比较诧异的看着他,他又进一步解释说‘在进入正式比赛前,事先承认不论怎样做,你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做好这样的思想准备就可以减少心理压力,从而取得比赛的成功’。
他还举例说,在一次全国乒乓球大赛中,他和一位国手争夺冠亚军,国手确实厉害,一上场就先赢了他两局,但由于他在进场前就做好了失败的心理准备,所以没有慌乱,完全放开来打,挺住了,最后反倒是他战胜了国手。
成功之前先做好失败的准备,并非放弃对成功的追求,而是让我们放松心情,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如此一来反倒容易成功。宁致远就一直在心里默念着这句话,来让自己的心态一直能够保持平衡。
其实,出现“穿针心理”现象并不奇怪。科学实验表明,一组儿童在情绪良好情况下平均智商为105,但在紧张状态下却降至91,两者相差十分显着;另据心理学家测试,75%的学生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乃至恐慌的情绪。
面对一些重大考试,特别是面对决定人生前途的中考和高考,学生的精神压力、心理负担会大大加重,一进考场便会心跳加快,头晕耳鸣,两眼盯着试卷思维会突然短路,脑中一片空白;
而一走出考场,又顿时会感到题题能解,并无什么难度,考试结果也表明,许多同学考试失利、高考落榜,并不完全是因为考题太难,而是因为思想过于紧张,以致记忆混乱,思维阻滞,一时茫然不知所措造成的;
所以,考试其实不仅是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验,更是对学生有无良好心理素质的考验。因此,明白了上述道理,为了免受‘穿针心理’的影响,我们就应该在加强自身修养和调整自己心态上好好下一番功夫。
在人的心理世界中,心态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平和积极的心态下,一个人会变得从容镇定,思维灵活,他的潜能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显得愈加聪明,不管做什么事都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