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心和方元元忙“诶”声应下。
谢云昭又看向郭强和刘小天,将剩下两人交给他们带。
添人是常有的事,没什么稀奇的,只是多了几个人力,干活儿也松快了些。
尤三和曹老七重新回到染坊上工,让先前代替他们的宋竹狠狠松了一大口气,这煮染料的活儿是真不轻松,人家两个人的活儿,他得带着五个伙计一起才能干完。
每天干完活儿回去,一身酸痛。
他们回来了,他总算能卸下这个重担了。
染坊重新恢复了以往的秩序,新添的人手则为染坊注入了新的活力,干活儿都热火朝天的。
相比染坊的祥和,陈家的气氛却不太妙。
陈大老爷听完周青带回来的消息,忍不住皱起了眉:“你说外面都在说起她的好话来了?”
周青垂手而立,点点头道:“是,听说那做染液的两个人已经回去上工了,那两人并不是被辞退了,而是因为受伤了回去养伤的。”
“养伤?”陈大老爷抬头,“那娘们儿骗我们?”
周青沉吟一瞬,道:“老爷,依小的看,那何氏未必敢骗咱们,怕是那姓秦的坐不住了。”
“怎么说?”
“小的听说中秋前一天,那姓秦的派人上门给那做染液的两个人送了月饼,从那天之后,外面的人才开始说起她的好话来了。”周青唾沫横飞,越说越觉得自己猜测得对。
“老爷您又不是不知道,那些愚民,本来就就是没脑子的,别人说什么都信,那姓秦的又是给他们染坊送点心,又是给他们休工,还派人上门给送月饼,这般收买人心,那些人能不说她好话?”
周青说着哼了声:“那两个做染液的,怕也是因为她受不住外面的流言,所以才将人招回来的,说是上门送月饼,实际就是请人回去做工的。”
陈大老爷拿着串念珠在手里捻着没说话。
周青小意道:“老爷,那姓秦的就是个没长毛的小姑娘,嫩着呢,现在外面那些说她好话的,就是一时的,等过两天那些个愚民回过味来了,小的再派人煽风点火一番,就能让她翻不了身。”
陈大老爷双手交叠靠在圈椅上,手指点着手背,眉头微皱:“我总觉得事情有些古怪。”
却又想不出来哪里古怪。
“不论如何,咱们得尽快动手,你让人去给染行所有人传话,就说明日午时,让他们到陈家来商议下月祭祀梅葛二圣的事。”
想不出来,便也不想了,只要能名正言顺封了她的染坊,外面那些流言又算个屁。
“另外,你把这封信带给吕家老二。”
周青应声“是”,接过信转身退了出去。
……
谢云昭打发走前来递消息的伙计,转头看向宋莲。
宋莲嘴角一勾,对她扬了扬下巴,道:“竟然和你猜测的日子一点也不差。”
谢云昭摇摇头:“这日子不是我猜出来的,是我‘逼’他选出来的。”
外面流言风向已经在渐渐变了,陈大老爷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拿捏她,就不能拖久了,等人们兴头过了,再来找她麻烦,就没效果了。
宋莲不懂这其中的心眼儿,也不在乎,反正她只顾出力便是。
“那我现在就去准备。”她说道。
好久没有大展身手了,她骨头都酥了。
就等这一天呢。
谢云昭点点头,抬头看了看天,道:“你顺便回去跟元瑾说一声,可以给陈七郎回话了,明日是个好天。”
这次中秋放假,正赶上旬休,书院索性给放了三天,因此顾元瑾今日还在家里。
宋莲点头道:“好。”
看着宋莲掩饰不住欢喜的背影,谢云昭忍不住笑了。
八月十七,是个艳阳高照的大晴天。
正适合郊游踏秋,骑马打猎。
陈七郎一进学堂的门,便往顾元瑾身边凑,问他打猎的事可有着落了。
顾元瑾点头:“我娘说可以去,但我天黑前必须回家。”
陈七郎一拍手,高兴道:“没问题,今日只有上午雪堂先生讲经,咱中午就去,我让钱宝提前去传信,到我家庄子上吃午饭,吃完饭再去打猎去。”
他期待这个打猎已经期待很久了,倒不是没有别人和他打猎玩乐,但不知怎的,自从入了松风书院读书,和书院里的同窗接触多了,他就看不上他以前那些酒肉朋友了,觉得他们粗俗又猥琐。
但在这书院里,愿意搭理他的只有顾元瑾,能进松风书院的人,大部分家里都有些底蕴,不是书香门第就是农户之子。
士农工商,虽然现下商户被允许参加科举,但在那些世家公子眼里,他们商人依旧上不得台面,甚至那几个穷鬼农家子面对他也带着优越感。
就连陆端,在和他说话时,也难免带着几分居高临下和轻视。
除了顾元瑾。
虽然一开始是他带着目的死皮赖脸地接近顾元瑾的,但他看得出来,顾元瑾虽然不喜欢他,却并不是因为他的身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