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昭听着白老爷说着袋子里染料的名字,也跟着在脑中搜寻自己知道的染色配方。
等白老爷介绍完,她便道:“要苏木,黄檗,栌木,莲子壳,各五百斤即可。”
白老爷点点头:“行,稍后就让人给你送来。”
谢云昭想来想问道:“蓝草是不是已经过了时候了,可还有剩的吗?”
白老爷看着她:“我们一般都卖做好的蓝靛。”
见白老爷满脸警惕,谢云昭忍不住笑了,没有再勉强他卖蓝草给自己。
反正她已经有了蓝草种子,自己种也是一样,只不过要等到明年了。
在她所知道的那些染色配方里,大部分都会用到蓝靛,这是很重要的一种染料,不仅重要,而且应用很广泛,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里的青指的就是靛蓝,蓝便是蓝草,可见其历史悠久。
因此,价格便也不高,据她这些年的观察,平民百姓,除了皂、白衣,便是穿蓝色衣服较多,大概就是与价格亲民有关。
“好,那蓝靛也卖一些给我吧,多谢白老爷了。”
付过定金,将白老爷送出门去,谢云昭重新回了书房,将这次的支出记到账上,算了算自己手里还剩下的钱,忧虑地叹了口气。
满打满算,手里剩下的可以周转的资金,只有不到三百贯了,然而染坊还未开门营业,距离盈利恐怕还有好一段时日——
嘶,还得想想办法搞点钱才行啊。
谢云昭撑着脑袋,忍不住再次叹了口气。
然而还来不及等她思考搞钱的路子,尤三便上来说染液已经煮好了,并分别送去了一、三、四号房。
他是来请她开单子的。
谢云昭估摸了一下整个染液制作完成的时间,开了一天的槐花饼用量给他们。
“你们出房门之后,如果屋里没人,一定要记得锁门,否则一旦染料或者染液出了什么问题,他们后面所有的的工程就废了。”她从柜子里取出煮染房的房门钥匙递给尤三。
见尤三郑重接过,放进贴身的荷包里,她又叮嘱道:“还有,你们煮染房,除了我和宋大娘子之外,没有我的允许,不得让其他人随意出入。”
宋大娘子便是宋莲,这是染坊这些工人们对宋莲的叫法,以便于和宋兰区分,他们知道两人是姐妹后,便如此称呼了,宋兰则为宋二娘子。
倒不是她对宋兰和宋竹他们不信任,只是宋兰性格温和好说话,宋竹更是个耳根子软的,很容易被人利用。
看着谢云昭满脸严肃,尤三也不自觉地重视起来:“是,我知道了东家,小的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让老七在屋里守着呢,小的也会把东家这话交代给老七的。”
谢云昭点点头,和他一同下了楼。
尤三回了自己的煮染房,谢云昭则转道往染布区去了。
染布区相对于其他地方,要简陋一些,是用砖墙分隔开的房间,顶上盖了油布,铺了茅草,但好在通风不错。
一号房里是乔珍娘和何雪,三号房是杜春花和钱香,四号则是王双儿和王悦娘两个,这六个人皆负责染黄。
染黄倒比较简单,将浸泡清洗过的布丢进染液里,反复搅动翻面,让它均匀上色便可。
谢云昭一一给三个号房里的人做了展示。
“还需要注意的是水温,你们可以把手伸进去感受一下,到这个温度就差不多了。”
槐米染色最佳温度在六十到六十五摄氏度左右,但这里没有温度计,没法儿测温,只能依靠手感,这个温度感受也是她依据前世的经验,再经过反复测试试出来的,可能没有那么精确,但差不多在那个区间内就可以了。
“等你们染完布,这染液估计也就凉了,那边有特意打造的炉子和陶缸,柴去柴房拿,可以再次把这个染液加热到我方才让你们感受的温度再使用一次,这次使用完之后这染液就倒掉。”
众人看向墙角,看到一个简易的矮灶,矮灶上放着陶缸。
“加热到那个温度之后就停火,不要再继续烧了,如果加热后发现颜色异常,或者染液里生了杂质,便将染液倒掉,不可再继续使用。”
和每个人叮嘱过染色注意事项之后,谢云昭又多说了两句。
当然,这两句是警告。
“没有允许,不得随意串门,自己也守好自己的门,除了我和宋大娘子,其他人没有经过我的允许,不得进入你们染色区域,否则你们做出来的东西被别人动了手脚,或是出了什么问题,也是你们自己的责任,我会找麻烦的。”
她说着多看了杜春花一眼,方才她过来时,就见到本该待在三号房的杜春花,却出现在二号房跟郭强两人唠嗑。
杜春花被看得缩了缩脖子,面皮发红。
谢云昭倒没揪着她不放,警告了一番过后,便将手里的牌子挂到墙边:“你们染好的布,送到二号房,记得屋里留人,自己屋里的东西自己看好,坏了报给染坊可以给换,弄丢了是要你们自己赔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